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10部分

“是,蘇軾確實有不臣,不敬之心!”國子博士李宜之聲稱,蘇軾罪大惡極,無禮於朝廷,無禮於官家,理當問罪,並且斬首。如此提議,直接違背了大宋不殺士大夫的傳統,頓時一片譁然。

御史中丞李定卻表示贊同,並給出了四個必須對蘇軾處以極刑的理由:“其一、蘇軾初無學術,濫得時名,偶中異科,遂叨儒館;其二、蘇軾急於獲得高位,在心中不滿之下,乃譏訕權要;其三、陛下對他寬容已久,冀其改過自新,蘇軾卻依舊如是,拒不從命;其四、雖然蘇軾所寫詩之荒謬淺薄,對整個宋國影響甚大。”

最後還是高聲道:“臣叨預執法,職在糾察,罪有不容,豈敢苟止?伏望陛下斷自天衷,特行典憲,非特沮乖慝之氣,抑亦奮忠良之心,好惡既明,風俗自革。”

御座上的官家趙頊臉色陰冷,沉聲道:“著御史臺立即追查,蘇軾罷鳳翔知州,即刻押送汴京,接受審問!”

名垂青史的“烏臺詩案”,新鮮出爐了!(未完待續。)

第六六一章 皇肇基業

烏臺詩案,終究還是發生了。

趙昭在長安收到訊息時,哭笑不得。原以為歷史走向已經改變,蘇軾的為官軌跡與命運都發生了改變,“烏臺詩案”這樣的悲劇不會再重演。

誰曾想,是禍躲不過,悲劇終究發生了,而且提前了很多年。

也許這就是歷史大勢中的個人宿命,天註定,誰也改變不得!

不過仔細說起來,倒是自己害了蘇軾。

若不是他與自己過從甚密,又有如此親密的關係,舒亶和何正臣他們就不會揪住不放,故意找他麻煩。

趙昭相信,舒亶和何正臣不過是馬前卒,背後還有其他人,呂惠卿的身影必不可少。趙頊肯定是知道的,至少是默許,甚至可能親自參與謀劃。

這個陰險小人到底可惡,竟然上綱上線,給蘇軾蓋上了這樣大的帽子,誹謗朝廷,不敬君王,怎麼聽都是大逆不道之罪。

趙昭有些後悔,在王安石與呂惠卿這步棋上,似乎走錯了。偷雞不成蝕把米,還給自己惹來了不小的麻煩。

不過事情出來了,就必須要想辦法面對!

所幸還提前一步得到了訊息,否則還真是措手不及。

除了明月宗的來源之外,趙昭很意外,竟然有駙馬王詵秘密送來訊息,讓蘇軾提前躲避。王詵是蘇軾的好友,還有一重身份是蜀國長公主趙寶安的駙馬。這個人與趙頊算的上是至親,但關鍵時刻。他能夠及時挺身而出,冒險給蘇軾送信,可以說十分難得。

公開的矛頭是對準蘇軾的,但暗箭卻是射向自己的。

趙昭相信,汴京城中的趙頊和呂惠卿,他們並不在乎蘇軾會是什麼罪名,會落個什麼下場,他們更在乎的是自己對此事的反映,以及後續可以發揮的文章。

呂惠卿這是給自己出了個難題啊!

趙昭心裡很清楚,如果出面營救。那麼御史臺就會想盡一切辦法。哪怕是穿鑿附會,也一定會定蘇軾一個謀反大罪。然後再把自己牽連進去,哪怕是秦王,哪怕是大宋皇叔。哪怕與皇帝之間的爭鬥已經是公開的秘密。

但此時。趙昭的身份還只是臣子。一個臣子牽連進了謀反。大不敬的案件,這對聲望和實力都是巨大打擊。

倘若計策得逞,按照他們的預期的結果進行。即便是不能問罪處置。秦王也必然會一蹶不振,過去一切的努力,所有的基業,大好前程全都會付之東流。

袖手旁觀?這樣是能撇開嫌疑。但很可惜,趙昭不能這樣做,也不會這樣做。

這是一次與趙頊的公開交鋒,朝野上下都密切關注此事,對後面的局勢發展有重要意義。倘若輸了,秦王的威望就要大打折扣了,可以說是百害而無一利的。

最關鍵的是,蘇軾是自己人,是連襟的姐夫。

堂堂秦王,倘若連至親都無法保護,又如何有資格面對百官呢?還有誰會相信他?支援他?

所以此事對趙昭而言有些棘手,蘇軾是必須要搭救的,只是該怎麼救?才能不留下話柄呢?

明知道對方目的,若還是大意輕敵,是為不智,趙昭不會這樣愚蠢。

看來必須要想個妥善的辦法處理此事!

趙昭長嘆一聲,眉頭依舊緊皺。

~~~~~~~~~~~~~~~~~~~~~~~~

就在趙昭這邊冥思苦想,尋求對策的時候。

汴京朝堂上,烏臺詩案的影響正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