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送木材。好一陣子都相安無事,但是這一天,卻有士兵莫名其妙的失蹤了。開始的時候以為只是迷路走勢,可是兩三天下來連續失蹤了七名士兵。隨後他們的屍體被發現,被人用極其殘忍的方式殺害,放置在伐木士兵每曰的必經之路上。
士兵們頓時一陣恐慌,雖說派出了人馬搜尋,可是一無所獲。結果第二天的時候,沒有一個士兵願意繼續前去伐木。
誰都擔心自己會成為下一個,無聲無息地消失在樹林中,被人殺害,以至於在短時間內引起了恐慌
訊息很快被層層上報,送到了熙州林昭的手中。人是被殺的,兇手不用想肯定是吐蕃人,這般公然的放置屍體,就是一種威懾和恐嚇,故意引起士兵們的恐懼和驚慌,以至於人心浮動。
單從這一點而言,吐蕃人的目的已經達到了!
對此,林昭暫時不置可否!這種小偷小摸式的暗殺,根本沒辦法的應對。怕大軍前去搜尋那是小題大做,浪費資源。這樣他太重視他們了,容易給吐蕃人錯覺,讓他們得寸進尺。反正伐木的事情也可以暫停數曰,且看看到底是什麼小鬼,他們的真正用意是什麼?
幾天以後,林昭明白過來,吐蕃人的目的就是故意挑釁,激怒宋軍。
先是用殘殺宋軍將士的方式來挑起驚恐和憤怒,從而製造矛盾和衝突。不過因為林昭的沉著和冷靜,他們的計策沒有得逞。
沒想到,吐蕃人立即變本加厲。
木徵給林昭送來了一封信,一封充滿了謾罵之語的信,李承看到之後滿腹怒火。林昭卻相當的平靜,他現在算是明白了,吐蕃人這是想要激怒他的。激怒他之後做什麼呢?順著這個方向,似乎可以想到一些問題!
不過完全束之高閣,不聞不問似乎也不行,因為木徵將謾罵之信在熙河一帶傳開了。林昭要是不置可否,不作回應,將士們會有什麼反應?他們會以為自己的主帥是個懦夫,這樣有損於林昭的威望。
回應是必須要有的,只是該怎麼回擊呢?
隨著木徵的軍隊出面不斷挑釁,林昭終於摸清楚了他們的意圖。當然了,這要得益於林昭前世的一些歷史知識,讓他從一開始就對熙河之戰報以特別的關注和謹慎。
所以,即使被人羞辱挑釁,惱羞成怒的情況下,也保持著理智。在原本的歷史上,木徵就是用這種方式來激怒景思立,目的就是讓他率軍出城,剿滅殘部。
在原本的歷史上,景思立確實這麼做了,最終的結果是踏白城大敗,全軍覆沒。林昭因為早早的意識到了這一點,所以到現在為止依舊保持著清醒。
和預期的劇情一樣,木徵所部隨後對踏白城發起了襲擾和進攻,意圖已經很明顯了。
不上當?
林昭輕輕搖搖頭,木徵這麼處心積慮的佈置,要是毫無反應,就有些不給面子了。既然人家盛情邀請,明知道前面是坑,也得大步向前。
將計就計,與此同時,也給他挖一個更大的坑!(未完待續。)
第五六三章 老鷹抓黃雀
殺害伐木士兵,送信謾罵,然後木徵公然出兵進攻踏白城。
一連串的手段,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激怒林昭,讓他在接到踏白城救援資訊的時候,立即前往救援。
從邏輯和現實的角度而言,確實是這樣的。
踏白城對河州與河湟意義重大,如今對宋朝也同樣意義重大。是不容有失的,正是兵法上所講的必救之處。
如果踏白城遇襲,宋朝將領必然著急。尤其是在被怒罵和激怒之後,心情會更加糟糕,這種時候就容易熱血上頭,匆忙大意。
看來吐蕃人對將領的心理也揣摩的十分到位,時間點也把握的不錯。至少這樣做事可以激怒景思立的,見到如此狀況,已經是熙州通判的景思立怒道:“木徵小兒也忒猖狂了,必須出兵予以嚴懲。”
似乎和原本歷史上一模一樣的心態,林昭心中一動,問道:“你覺得該出兵?教訓木徵?”
景思立稍微冷靜一點,也聽說了林昭話語中的弦外之音,說道:“出兵是肯定的,踏白城對我們至關重要,自然需要救援!”
哦!這就對了!
林昭也覺得景思立是個比較穩重的人,不至於這樣熱血上頭,幹出什麼比較衝動的事情。在原本的歷史上,他之所以匆匆出兵,正是因為踏白城重要姓的緣故。木徵的進攻也威脅到了宋軍的命門,這種情況下,景思立的反應也就不足為奇了。
“踏白城是肯定要救的,只是這一仗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