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家者隨其願安置為民。如此共選出了四萬七千餘關中軍士,先編為十四廂步軍,再從入關中的梁州步軍抽調老兵做為骨幹,配以立功升上計程車官、軍官,正式成軍,其餘則補足入關中的六廂梁州步軍的缺員。這樣曾華在三輔地區附近就有步軍二十廂六萬多人,分駐各地,加緊操練起來。
第三件事情是開官倉府庫,大派石苞等羯胡貴族們收刮來的錢糧,安撫各地百姓。一邊大殺少數異己分子,一邊大施恩惠於百姓,好像是歷史上收復一地的老套路,曾華也照搬著用就行了。不過曾華是不會做一個徹底的散財童子,以他的“奸詐”早就將一半的錢糧藏匿起來做為儲備。
這時,天水隴西的毛穆之也送來好訊息。從五月中開始,雖然毛穆之等人在隴西、天水等地乘邊戍卒軍因缺糧大亂而攻城略地,看上去勢如破竹。但是趙涼州刺史石寧、安西將軍劉寧勾結略陽屠各王氏的王擢一直在頑抗,先復陷上邽,然後又退據略陽郡清水,再退據略陽縣,最後退據安定郡都盧,在那裡被樂常山和姜楠最終殲滅。石寧被俘,劉寧降,王擢逃入涼州。這也是姜楠等騎兵珊珊來遲的原因。反而隴西、天水、略陽、南安的羌氐人沒有什麼反應,非常“服氣”。這主要是石虎的早期工作做得好,羌氐族人中稍有名望的豪強已經被他連著族人盡數遷出秦州,一部遷到三輔,另大部十多萬人遷入中原。所以現在的關中氐羌等族,人數雖眾,卻沒有形成足夠強大的部族力量,更缺少有足夠威望領導他們的人,所以不能有所作為,讓曾華佔足了便宜。而更讓曾華佔便宜的是,石虎曾遷徙秦雍望族十七姓與關東,統統充入戍役之例,編入兵役籍貫,大大削弱了關右漢族豪強的勢力,所以現在的關隴地區不存在能真正威脅到曾華的軍事勢力。
曾華給毛穆之回信,正式將天水郡、南安郡、隴西郡、略陽郡和武都郡、陰平郡一起併入秦州,讓他成為名副其實的秦州刺史。然後讓他招募邊戍士卒,擴編隊伍,繼續經營秦州,並從三輔糧倉中給他撥了大量糧草。曾華將關中雍州只分京兆尹和扶風、馮翊、安定三郡,自己假雍州刺史。
接下來,曾華便著手開始統計戶籍,校量土地,準備實行均田制,趁這農閒之時為明年的大豐收打下基礎。這次實行的均田制是在梁、益州實行的舊均田制的基礎上,吸取一些經驗教訓做的修改。
十八歲以上的中男和丁男,每人還是授糧田八十畝,雜田二十畝,只是做了一些補充。糧田二十畝和雜田二十畝是永業田,可傳子孫不再收回,其餘為賦田,身死之後由官府收回再行分授。而老男、篤疾、廢疾各給賦田四十畝,寡妻妾三十畝。雜田按當地的氣候條件,十畝種大豆蔬菜等,十畝必須或種棉或種麻或種桑。每男繼承的永業田算在他分授的永業田數額裡,不足的補足,賦田照例。
將早設於南鄭的農學移至長安,再延請關隴農課好手,充實農學,培訓農耕人才。再依梁州例在關隴各郡縣設助農所,幫助和指導各地百姓耕種收穫。並出錢“贖”豪強手中的部曲、奴僕,援梁州例授田加收贖賦五年轉為平民。
賦稅還是延梁州例,以田地畝數、沃瘠和當年收成為課稅收賦的標準。這一招很毒,那些大戶世家的部曲奴僕紛紛被官府以德政的名義“贖走”了,空有上百頃的地卻沒有人耕種,每年還要交相應的賦稅,這不是存心讓大戶們為難嗎?到後來他們窘迫的時候,官府出面,出錢收買他們手裡的田地,再把他們歸攏到郡縣治城裡居住。雖然賣得價賤,但是總比沒有要強吧。
曾華傳令在關隴延梁州例,設郡學、縣學,厚禮重酬延請各地不多計程車人以為教諭,收合格子弟入學。再暗使範哲等聖教中人,遍設鄉學,廣收幼兒童子入學。
曾華及其屬下都是勤於政事、廉正圖治之人,廢除偽趙苛虐奢侈之後,施以寬簡節儉,法度公正嚴明,吏治清明有效,遵禮重教,廣施仁德,關隴百姓漸漸歸心。
曾華將招賢館從南鄭移至長安,再傳文給關隴、益梁和晉室所轄其它各州郡,大肆招賢。京兆尹高陸氐酋毛受、馮翊郡黃白羌酋白犢、扶風郡好畤徐磋、馮翊張琚等地方豪傑士人,紛紛相投。曾華更傳令關中諸郡縣,大索一個叫王猛的人。
正文 第六十一章 餘波(一)
更新時間:2009…1…7 0:14:41 本章字數:5855
趙主石遵欲詔石鑑、石閔為正副帥,都督兵馬復關右。鑑、閔不受,遵無奈,只得再傳詔蒲洪、姚弋仲各為關右、隴右都督,各領其部西進復關隴。洪、姚各動兵馬移師河內、河南,西視關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