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4部分

天山,過且彌、烏貪(今烏魯木齊一帶)直入烏孫,然後彙集漠北騎軍,轉戰亦列水,直取赤谷嗎?”

說到這裡,那拓搖頭晃腦地念道:“南連益寧,北盡漠海;鐵騎成群,白甲相接。念烈士之志,懷先輩偉業,喑嗚則山嶽崩頹,叱吒則風雲變色。今揮師百萬,出陽關,踏天山,擊亦列,破赤谷,揚威遠域。”

西域諸國一邊學習天竺文化,一邊接受華夏文明,所以很多人不但精通佛學,也很喜歡漢學。

“鐵門之血尚在,慘辱連訣眼前;子公之疏未沒,壯志猶繞耳邊。今北府將義兵,行天誅,傳明萬里,通曉內外,曰:華夏之威猶存!”

眾人默默地聽著那拓念著北府西征檄文,各自在想著自己的心事,子公疏書他們清楚,就是前漢陳湯的那份上疏,其中那句“犯強漢者雖遠必誅”還在眾人的心裡刻著呢!

“北府這篇檄文已經明指要直取烏孫,北府既然取了車師,奪了天山山口天險,為什麼不北上彙集聯軍騎兵,一舉攻破烏孫國呢?”

聽到那拓這番,不要說別人,龍埔的心就已經是瓦涼瓦涼的。前不久還和烏孫親密合作的跟兄弟一樣,但是現在龜茲的重臣已經在質疑北府為什麼不直接去滅烏孫?既然如此,自己焉耆國之難,龜茲會不會見死不救呢?

正在胡思亂想著,相則幽幽地開口了:“北府這次西征動員了步騎兵馬近三十萬,若是為一個烏孫,北府用得上費這麼大的力氣嗎?可悲還有人心存幻想!”

正文 第一百六十六章 第一次西征(五)

更新時間:2009…1…7 0:14:52 本章字數:4683

眾人的沉寂中,相則突然轉向龍埔道:“埔兒,你給細的情況。”

“是的,殿下。”龍埔強打起精神,開始講述北府西征軍圍攻車師焉的詳情。

“當日北府西征軍圍攻車師交城時,家父為了以防萬一,下令焉耆國諸城諸鎮的百姓攜帶糧食財物盡入烏夷城,並和尉犁國王白頭殿下協商好,棄尉犁城,退守我烏夷城,兩國軍民合為一處。”

聽到這裡,大家都在點頭。有唇亡齒寒利害關係的尉犁、焉耆兩國好的穿一條褲子,而且尉犁國也是焉耆國的屬國,白頭這麼做就不足為怪了。從另外一個方面講,張家上次經營西域沒過去多少年,而張家經營西域的地點就在焉耆、尉犁兩國,所以說這兩國的軍民早就是驚弓之鳥了,做出這樣的反應也是正常。

“原本家父也是希望北府西征軍在車師交城費日曠久後會移師向北,直接與烏孫交戰。”龍埔繼續說道。

看來抱有冤有主、債有頭這個想法的人很多,既然龜茲國相那拓都能大言不慚地說出口,龍埔也沒有什麼說不出來了,畢竟焉耆和龜茲相比,它離北府西征軍的刀鋒更近。

“但是我們沒有想到,交城居然半日淪陷。當我們探子拼死跑回烏夷城時,後面還跟著五千北府騎兵。我們接到這個令人震驚的情報後,立即做好了戰鬥準備。但是這五千騎兵卻掠烏夷城而去,直取了鐵門關。封鎖了東西要道。”龍埔說到這裡,不由地深深看了一眼自己的舅舅相則。

相則不由地一陣臉熱,這鐵門關是從焉耆國進入龜茲國地關卡要道,原本應該是重兵把守的地方,但是卻由於種種原因卻是空無一人。

其實這裡面的原因非常簡單。對於焉耆國來說,鐵門關再險要也意義不大,因為它在烏夷城、尉犁國的身後,頂多是一條退路而已。所以龍安、白頭也不會費太多的心思派兵去守那裡。他們相信龜茲國會更看重這裡。因為這裡對於龜茲國來說意義就不一樣了。是貨真價實的東大門。

但是這裡曾經發生過鐵門關慘案,而這個慘案是北府西征軍出兵的藉口。對於龜茲國上下等人來說,這裡是不祥的地方,而且在北府西征軍囂張地兇焰下,很多人都不希望自己跟這裡扯上關係。所以龜茲君臣集體失憶,把天險鐵門關空在那裡,反正前面還有焉耆、尉犁等國擋在那裡。實在不行了再說。

但是聽龍埔地敘述,北府西征軍攻下車師國交城後,立即就派兵直取了鐵門關,一刀就把焉耆和龜茲切割開了。難怪車師國失陷地情報沒有傳到龜茲國來,就是連龍埔一行都是千辛萬苦地翻越天山遠遠繞過來的。

其實不是相則等人故意粗心大意,而是他們確確實實還沒有做好戰爭的準備,從心裡面還沒有做好任何準備。

“埔兒,你不要回去了。就留在屈茨城吧。”無言了許久。相則終於開口道。

聽到這裡,龍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