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損失不是一般地小了,曾華可捨不得。他打仗地原則歷來是不是精兵不出戰。
司馬勳臉色更喜了,連忙拱手說道:“大人!此次去安陸和建康還請向桓公和朝廷替下官表述一二。下官恭據安北將軍、司州刺史,在南鄉虛位無事多年,未能為朝廷立下半寸功勞,甚是慚愧。此次北伐下官願為先鋒,為桓公和朝廷披鋒開路,先取河洛。”
聽到這裡,曾華臉上地笑意更濃了,心裡更是笑得開心。這小子,聽到河洛苻健的實力不強你就趕緊往上搶,你以為你能搶到熱的?就憑你手裡這一萬爛土豆臭番薯就想跟苻健鬥,你以為人家是吃乾飯的,這老自己一不小心也要吃虧,你以為你幹得過他,真的想看你怎麼死法。
曾華點點頭答道:“偉長兄,你既是我朝的名將,又是宗室,這收復河洛的先鋒大任你不擔當誰能擔當?”
一番話頓時說得司馬勳眉開眼笑,臉上都樂成一朵花了。
從武當分手後,司馬勳立即回南鄉拳磨掌、秣馬厲兵,準備為即將到來地北伐做好準備。而曾華一行過襄陽直入江夏,與屯兵於江夏安陸的桓溫會合。
“桓公,你老了一些呀!不過還是這麼豪爽風概,姿貌甚偉!”曾華一見到桓溫就正色下跪準備行大禮。桓溫怎麼敢受他的大禮,連忙一把扶住他,死活不受曾華的大禮。曾華也就順勢握住桓溫的雙手,仔細看著桓溫,許久才緩緩說道。
桓溫也是動了感情,深深地上下看了曾華幾眼,然後說道:“敘平呀,幾年不見,想不到當年的一個小子,今日已是名震天下的一方英雄了。”
“這還不是桓公和真長先生一手提攜!”提到劉惔曾華有點傷感,但他還是強作歡顏。這時他發現少了一個熟人:“咦,彥叔先生呢?”
聽到這裡,桓溫臉色黯然,低首許久才說道:“彥叔八月間已經因病逝世了。”
曾華不由神色一傷,淚如雨下,頓足哽咽道:“為何英才總遭天妒?真長先生和彥叔先生如此兩位大賢,洞悉天識,看來真的只能是被我等凡人俗世景仰。只是他們仙去,如何叫我們再聆聽教誨、明瞭事理呀!”
眾人聽到這裡,也不由戚然。這時,一位身穿灰素色長袍地十幾歲地年輕人走了過來,向曾華彎腰拱手施大禮道:“多謝鎮北大人如此厚贊家嚴,袁家不孝子方平在此謝禮了。”
桓溫介紹道:“這是彥叔先生的嗣子袁方平,今方十六歲。”
曾華一把扶住袁方平,看著這位年過束髮(十五歲),軌素自立的青年,心裡暗自嘆道,袁喬素來博學有文才,曾經注過《論語》及《詩》,並有許多文章傳頌一時。這位袁方平看來也是子繼父業,自然不是一般人。當即有了招攬之心。
曾華問道:“方平,你可成家了嗎?”
袁方平施然道:“家嚴在六月時身體已經不適,便為學生娶了一門親事。”
“既然如此,方平已經繼嗣彥叔先生,我想闢方平為鎮北將軍掾,不知允否?”曾華拱手向袁方平問道。袁方平一下子愣住了,目光不由轉向桓溫。
曾華轉向桓溫施禮道:“桓公,還請你割愛!”
桓溫不由苦笑了。你小子可沒少從我這裡挖人呀。看來這次又是一場“洗劫”了。但是自己倚仗他地地方還很多。而且從自己府中遷到他那裡去地人越多,雍州、荊州的關係也越密切,百利而無一害。桓溫也知道曾華的苦衷,他知道曾華名震天下,但是在江左名士中的名聲卻不顯,所以招募江右的人才沒有問題,但是徵辟江左的名士就沒有那麼順利。不從自己這裡挖他還真沒有去處找,象名士郝隆、羅友都是從桓溫這裡後來挖過去的。
桓溫只好點點頭說道:“敘平徵辟方平真是桓某求之不得的事情,雍州正是大展宏圖地地方,正合適方平。”
袁方平於是落了心,向曾華施了一禮道:“方平從命!”曾華是中興名臣,收復西京地大功臣,而且是出了名愛才如命地人,單看從桓溫府中出去
說。長安不失一個大展宏圖的好去處。
“如此甚好,方平可在安陸繼續守孝,待我從建康回來便隨我一起回長安。”曾華現在就安排好了。
桓溫接著一一介紹他隨後的人員。王司馬無忌等老熟人一一相見,感嘆噓籲,接著是桓溫新闢的參軍等人。這些人在曾華這位名臣面前無不有點誠惶誠恐,戰戰兢兢。但是最後介紹地這位卻不同。
只見這位被桓溫喚做鄧遐的參軍雄壯英武,對著曾華磊磊大方地施禮道:“鄧遐見過曾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