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部分

今人汪宗衍、顏廣文等對《東莞袁崇煥督遼餞別圖詩》的題詠者作了考證,從中可以瞭解到袁崇煥在廣東所交的朋友和所受到的影響。

這21位人士可分為五類。

第一類趙焞夫。畫家。這幅《膚公雅奏》圖;充滿了詩情畫意。畫中有藍天、碧水、青山、綠樹、麗亭、小舟;小舟寓意給袁督師送行。

第二類袁崇煥和陳子壯。陳子壯,廣東南海人,和袁崇煥同科進士,陳為第一甲第三名,是探花。陳子壯在做浙江主考官時出題諷刺魏忠賢,因而被罷官。袁崇煥起復後陳也起復,官至禮部侍郎。後陳在廣東起兵抗清,戰敗被俘,不屈而死。

第三類黎密、歐必元、韓暖、區(oū)懷年、鄺瑞露等。他們出身於廣東名門望族,以名流自居,以詩社為聚,或議論朝政,或遊歷山水,期待著為朝廷重用,一展宏願。其中,黎密,番禺人,明末清初與萬元吉等守贛州,城破殉死。歐必元,順德人,崇禎末以鄉薦任廣東巡撫,旋受排擠,還鄉修志。其兩個兒子後來都死在抗清戰場上。韓暖,博羅人,後做過縣令,清軍南下,“扶義捐軀”。鄺瑞露,南海人,出身富家,少年神童,成年後經歷坎坷,著書作詩。他在一首詩序中寫到:其兄“有扶風越石之志,以驃騎從袁督師,死於邊”。區懷年,高明人,與父、叔三人皆負詩名,清初歸隱故里。

第四類鄧楨、梁稷、傅於亮等。他們出身平民,熟習經史,粗通武略,投身袁崇煥麾下為幕客。其中,鄧楨,袁崇煥做遼東巡撫時即為幕客,後再次追隨袁崇煥到遼東,曾受袁託返粵募修羅浮名勝。梁稷;後出塞為袁崇煥幕客,袁死後參與復社活動,與黃宗羲結為至交。傅於亮,也做過袁崇煥幕客。

第五類釋通炯(光孝寺主持)、釋通岸、釋超逸,均為廣州光孝寺高僧。他們雖身為禪師,卻積極參與世俗事務,主動結交廣州宦紳,使光孝寺成為晚明廣東士子名流吟唱和議論國事的重要場所,也成為廣東士人抗清失敗後,避世入佛的重要寺廟。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朋友是自己的鏡子。在光孝寺為袁崇煥餞行的都是他的同鄉、朋友,都受到他浩然正氣與愛國精神的感染。他們與袁崇煥有許多的共同點:都有熱血報國的激情,也都有知識分子的自豪與輕狂。從他們身上折射出袁崇煥的影子。

《袁崇煥督遼餞別圖詩》上的題詩,其主旨是:

第一,望他建功立業。以陳子壯“此去中興麟閣待,燕然新勒更何辭”、釋通炯“勳業豈歸蕭相後,壯圖應占祖生先”為代表。

第二,詠他豪爽性格。陳子壯說他“高談”、傅於亮說他“笑談”、鄺瑞露說他“談鋒”,都道出袁崇煥的豪爽性格。

第三,勸他知進知退。詩中有6人11次提到黃石公、赤松子、素書等,如鄺瑞露的“行矣莫忘黃石語,麒麟回首即江湖”的隱誡。這個典故是說張良功成隱退,才避免被劉邦所殺。他們預見朝政昏暗、黨爭激烈,而對袁督師勸以良言。

在這次餞行宴會上,袁崇煥慷慨賦詩:“四十年來過半身,望中祇樹隔紅塵。如今著足空王地,多悔從前學殺人。”

袁崇煥辭別餞送的文友、法師等,乘舟登車,急奔北京。二、平臺奏對

崇禎元年即天聰二年(1628年)七月,袁崇煥到達北京。十四日,崇禎帝在北京紫禁城平臺,召對朝廷大臣和薊遼督師袁崇煥。

紫禁城一側;這裡是明代的平臺有的書或電視劇說:平臺是一座依宮而建半邊向陽的閣臺,憑欄處日可觀花看景,夜可邀風賞月云云。這都是藝術家們的想象。我們在前面曾經講到過,皇宮建極殿(今保和殿)以北居中為雲臺門,其兩側為雲臺左右門,又名平臺。這裡沒有一泓池水,也沒有可賞之花。明朝皇帝“召對”群臣制度,從萬曆中期怠政便中斷。泰昌、天啟兩朝,沒有進行“平臺召對”。崇禎帝繼位以後,崇禎元年(1628年)從正月到八月,崇禎帝在平臺頻繁召對群臣,商討國事。因在平臺召對廷臣,所以叫“平臺召對”。而袁崇煥是在平臺召見時,“奏對”崇禎帝,所以我稱作“平臺奏對”。

七月十四日,崇禎帝在北京紫禁城平臺,召對大學士劉鴻訓、李標、錢龍錫等和薊遼督師袁崇煥。崇禎帝這時登極還不到一年,就在平臺召見袁崇煥,可見他對遼東戰局和袁崇煥本人的重視。

袁崇煥的“平臺奏對”展現了他的豪情和悲慨。《崇禎長編》記載:“召廷臣及督師袁崇煥於平臺。帝慰勞崇煥甚至。崇煥銳然以五年復遼成功自許,慷慨請兵械、轉餉,凡吏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