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部分

飛系囊豢槔鋶癱��侵謝�幕�飛稀⒁彩嵌�毖俏拿魘飛系囊患�笫隆O執媛�耐際�1000餘種,滿文件案200餘萬件,是人類重要的文化財富。

第二件,創立八旗。滿洲地域廣大,人口增多,怎麼把大家組織起來?軍隊也越來越多,怎麼統制起來?這是努爾哈赤必須要考慮的。中原漢族地區有省、府、州、縣,底下一直到鄉村,村還有保甲制度,那麼滿洲社會怎樣成為組織嚴密的整體?努爾哈赤利用女真原有狩獵組織形式——牛錄,建立八旗制度。每旗分為三級組織,即牛錄、甲喇、固山。按規定:每300人為一牛錄,設牛錄額真,後稱佐領;5個牛錄為一甲喇,設甲喇額真,後稱參領;5個甲喇為一固山(就是旗),設一固山額真,後稱都統。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初設四旗,分別以黃、白、紅、藍四色為標誌;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在原有四旗基礎上增加四旗,將原來旗幟周圍鑲邊,黃、白、藍三色旗幟鑲紅邊,紅色旗幟鑲白邊。這樣,共有8種不同顏色的旗幟,稱為八旗,即滿洲八旗。爾後逐漸增設蒙古八旗和漢軍八旗,共二十四旗,但統稱為八旗。八旗制度“以旗統軍,以旗統民”,出則為兵,入則為民。努爾哈赤和皇太極所統領的八旗軍隊,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騎兵部隊。努爾哈赤以八旗為紐帶,將全社會的軍事、政治、經濟、行政、司法和宗族統制起來,聯結成為一個組織嚴密、生氣蓬勃的社會機體。八旗制度是努爾哈赤的一個創造,是清朝基本的社會制度,也是清朝定鼎燕京、入主中原、統一華夏、穩定政權的一個關鍵。

第三件,建立基地。要成大事,必立根本;要立根本,必建基地。李自成沒有建立基地,被稱為“流寇”。努爾哈赤在北方統一海西,在東方結好朝鮮,在西方對漠南蒙古採取聯姻、賞賜、會盟、尊重喇嘛教等政策,在南方對明朝採取兩面政策,勢力日漸強大,羽毛逐漸豐滿。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在赫圖阿拉建立金政權,又稱後金,年號天命。努爾哈赤被尊為聰睿汗,又稱天命汗。《滿洲實錄》記載:“本地所產有明珠、人參、黑狐、元狐、紅狐、貂鼠、猞狸猻、虎、豹、海獺、水獺、青鼠、黃鼠等皮,以備國用。撫順、清河、寬甸、靉陽四處關口,互市交易,以通商賈。因此滿洲民殷國富。”努爾哈赤建立、鞏固並發展了基地。

努爾哈赤能夠完成這文化、軍事、政治三件大事,表明:滿洲經過36年的積累,已經具有與明朝抗衡的實力,下一步就要走出呼蘭哈達(煙筒山),進入遼河平原,與明朝爭奪遼東。

明朝是什麼情況呢?萬曆帝怠政已20餘年,出現中樞癱瘓、財政枯竭、邊備廢弛的末世局面。

恰巧此時後金地區遭遇凶年,餓殍塞路,老弱填壑。翻開中國皇朝社會史冊,在中原地區,農民起義往往在大災之年爆發,因為災荒使本來尖銳的社會矛盾更加激化;在邊疆地區,民族搶掠也往往在大災之年發生,因為災荒使本來尖銳的民族矛盾更加激化。努爾哈赤正是選擇這個既不利而又有利的時機,把女真人的困惑、不滿、艱難、怨恨引向明朝,並藉著對明朝戰爭勝利和掠奪漢人財糧,振奮女真部民精神,緩解後金社會危機,這就是努爾哈赤的重大戰略決策。

萬曆四十六年即天命三年(1618年)正月,天命汗努爾哈赤對諸貝勒大臣宣佈:“吾意已決,今歲必徵大明國!”四月十三日釋出“七大恨”誓師。所謂“七大恨”,就是後金進攻明朝的七個理由。它既是女真對明朝民族壓迫和民族分裂政策的控訴,又是女真嚮明朝公然犯順和策騎稱兵的藉詞。第一條開宗明義說:“我之祖、父,未嘗損明邊一草寸土也,明無端啟釁邊陲,害我祖、父,恨一也!”就是訴說對明軍起釁邊陲,害其祖、父,施行民族壓迫政策的不滿。第二、三、五條,訴說對明朝蠶食疆土和收割禾穀,拘留使臣和在邊境殺死十名女真人的不滿。第四、六、七條,訴說對明朝偏袒哈達,衛助葉赫,施行民族分裂政策的不滿。

釋出“七大恨”誓師,公開向明朝宣戰。從此,後金戰略攻擊的重點,由統一女真轉向進攻明朝。“七大恨”誓師後,努爾哈赤先向明朝遏制後金的兩隻犄角——撫順與清河,舉刀砍去。

二、初陷撫順

當時明朝的瀋陽在遼河平原,建州是山地,遼河平原和建州山地中間的結合部就是撫順。撫順瀕臨遼河支流渾河,西距瀋陽百里,東距赫圖阿拉200裡,西北鄰開原,西南接遼陽,既是明朝控制建州女真的前哨,又是建州女真出入遼東的門戶。所以,努爾哈赤要進兵遼河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