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2部分

進這樣地高官,有好幾位皇親是讀書人,雖是皇親。卻因為屢試不中,身份不正,只做到區區五、六品的小官,他們聽見柴榮這樣安排,知道陳子騰鐵定是明年春季的新科進士,前途自是不可限量,臉上都露出了羨慕之色。

福元殿用過午餐,李重進等人就散去,符英仍在六妹符貴妃宮中,柴榮就把侯大勇一人留在福元殿。兩人隨意聊了一會,柴榮臉色慢慢嚴肅起來,道:“福元殿不是議事之地,侯郎跟朕到廣政殿去。”

廣政殿是柴榮私下議政之地,類似於侯大勇的書房,只不過規模氣度是小小書房所不能比,侯大勇聽到柴榮邀請他到廣政殿,大腦立刻開始飛快地運轉:柴榮有何要事,就不能在福元殿商議,而非要一本正經地到廣政殿商議?

來到廣政殿,氣氛較福元殿為之一變,雖然花草相仿,可是來來往往地太監和親衛都面色嚴肅,不敢帶一絲一毫的笑意,柴榮更是收斂了笑容,悶聲不響地在前面走。

王樸在殿內等候多時,看到柴榮走進來,趕快站了起來。

三人坐定,柴榮開門見山地道:“秋獵之事,應該有一個說法了,今日招兩位來,就是拿出來一個具體的方案。”

侯大勇和王樸都沒有說話。

柴榮指著侯大勇道:“侯郎是當朝宰相,又曾是節制一方的大員,你說此事如何了結?”

當日王樸在郊外所說的話,這一段時間經常在侯大勇腦海中迴盪,侯大勇不斷地置換角色,站在柴榮地角度思考問題:若我是柴榮,面臨晚唐留下來武人當道的局面,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保持軍力地情況之下,削減軍中重將的權力,禁軍雖然分為侍衛司和殿前司兩部,可是這兩部實力極為雄厚,侍衛司雖然幾經整訓,仍有六萬餘人,實力之強令任何地君主都要天然地生起防範之心,看來柴榮是想借刺客之事改變這種局面。

侯大勇心中已有定見,“侍衛軍李重進都指揮使負責整個秋獵活動地安全,出了刺客之事,他難辭其咎,臣認為應把李重進調出侍衛軍,恰好青州節度使安審琦被部曲所害,不如就讓封李重進為陳王,到青州出任節度使。”

柴榮飛快地和王樸對視一眼,然後笑道:“真是英雄所見略同,王樞密院也是這個意思。”

侯大勇此時心情才輕鬆下來。

柴榮手撫龍椅,龍椅兩側各有一個栩栩如生的龍頭,柴榮用手掌輕撫著光滑如玉的龍頭,若有所思地道:“現在殿前司、侍衛司地主帥都離開大梁,這十萬之眾由誰來統帥?”

王樸和侯大勇交情不錯,頗為惺惺相惜,十分擔心他說錯了話,聽到侯大勇的想法果然和陛下一致,甚至調李重進到青州任職都想到了一起,也是暗中鬆了一口氣。

陳王安審琦之死是一個偶然事件,說起來極為類似侯大勇在後世看過的連續劇,安審琦征戰沙場英雄一世,近晚年時討了一小妾,估計是體力有限沒有滿足小妾的性需求,因此小妾耐不住寂寞而紅杏出牆,小妾勾引上的就是安審琦地親衛,親衛當然均是年輕力壯之輩,於是,男壯女貌,就如干柴烈火一點就著,安審琦無意撞破此事後,親衛就來了一個先下手為強,殺掉了安審琦,此案很快就水落石出,三天後捉住了肚大妄為地親衛,安審琦的兒子把親衛剁成了肉漿。

此事在大周朝野中引起極大地轟動效應,特別是大周官員的妻子們,都拿此事來教育自己地郎君,柴榮、侯大勇、王樸都不約而同地想到讓李重進接替陳王的位置,陳王原本是功勳老帥,讓李重進接替青州節度使,也配得上李重進的身份。

王樸見話已說透,也就不再顧忌了,道:“臣建議十萬禁軍一分為四,由韓通、石守信、李繼勳、高懷德分別統領,這樣每一軍只有二萬五千人,而且形成互相牽制之態,禁軍尾大不掉之勢就可以完全解除了。”

侯大勇搖頭反對道:“從晚唐以來,兵驕則逐帥,帥強則叛上,實是極大的弊端,王樞密一分為四之計,解決不了根本問題,臣覺得事情要做就做得乾淨徹底,不留隱患。臣建議把十萬禁軍一分為十,每部一萬人,分為鐵騎左右廂、控鶴左右廂、龍捷左右廂、虎捷左右廂和水軍左右廂,每軍主帥直接受陛下指揮,中間不必另設大帥,若要出征則另建行營,擇重將、授兵符率各部禁軍參戰。”

這是改變軍制的重大決定,柴榮一時下不了決心,他站起身來,在廣政殿轉來轉去,他走到侯大勇面前,道:“一分為十,每部力量都削弱了,若要北伐,如何調兵遣將?”

劍指秦川 第二百零五章廟堂之高(三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