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荀子的外法內儒顯然更人xìng化一些。
當然,這也絕對不會是最終的解決方案,事實上,從來就沒有一個最終解決方案,人治、法治,都各有其優缺點,人們總在這其中搖擺。
不知不覺的,日近正午,荀彧這才反應過來,連忙起身告辭,要帶唐英子回府見他的母親唐氏,同時客套的請劉修有空的時候到荀家小坐。劉修一聽就知道這是客氣話,他要是真就這麼去了,那可就被荀彧看輕了。
他搖搖頭,表示很遺憾,這次沒時間。“本當去拜見一下貴府的各位名士,奈何俗務纏身,下次有空一定去聆聽教誨。”
荀彧笑笑,拱拱手,轉身正要走,劉修又叫住了他:“文若,你服散嗎?”
荀彧一愣,隨即點了點頭。
“最好不要服,散中多有致毒之物,看起來飄飄yù仙,有助修行,實質很傷身體。”
荀彧猶豫了一下,正在說話,劉修又說:“道法自然,虛心實腹,抱朴守一,方是正道,按摩導引,吐納引申,也有小益,可是服散卻是邪mén外道,雖能見一時之功,終究無益於人。文若大才,當為國家珍惜才是,若為此外道所害,豈不可惜?”
荀彧眨了眨眼睛,禮貌的笑了笑,轉身離開。唐英子已經被人帶了過來,原本還一臉的不高興,一看到荀彧,眼睛頓時亮了起來,竄了過來,抱著荀彧的手臂,眼睛笑得像個月牙兒:“你就是荀家外兄?真是個好俊的小郎君啊。”
荀彧頓時滿臉通紅,尷尬不已。劉修微微一笑,“愛美之心,人皆有之。英子出乎自然,還望文若不要怪我疏於管教之罪。”
“豈敢豈敢。”荀彧不好意思再在這裡呆下去,連忙拉著唐英子上了車,匆匆走去。劉修回了房間,長公主yīn著臉,很不高興:“荀家好大的架子。”
“唉,人各有志,不可強求,人家不想攀附你這個長公主,你也不能強迫人家不是。”
公主雖然生氣,也無可奈何,劉修說的是正理,你有權有勢是你的,人家看不上,你總不能就為此殺上mén去吧。那樣的人當然也有,可是他們夫妻顯然做不出來。她眉頭一轉,chōu了chōu鼻子,又有些不屑的說道:“好大的香氣,這荀家名士原來也是個脂粉之徒啊。”
“不,是散香。”劉修收起了笑容,擔心的說道。他身邊有盧夫人和王稚這樣的道士,對丹yào並不陌生,荀彧一進mén,他就聞出了他身上的香氣不是尋常脂粉的香味,而是yào散的香氣。魏晉之人好服散,後世稱為魏晉風流,實際上求仙問道的願望由來以久,從先秦起就延綿不絕,服食yào餌健身一直就在上層貴族中流行,到了漢末,隨著道教的興起,服散和煉丹一樣已經流行,只是規模還遠遠沒有魏晉那麼大,而且漢代的名士多少還有些名教思想,不像魏晉人那樣放làng形骸罷了。
在某種程度上說,服散已經成為名士的一個標誌,只是看你有沒有機緣得到散方罷了。荀家和張角有來往,荀彧的母親又通曉吐納術,知道散方也是很正常的情況。後世傳說他身上自然的有香氣,又有人說他好帶薰香,大概是因為他所服的散與從不同,被誤認為是薰香。
這其中的細微區別,本來就不是外行人容易分辯的。荀家就算有機會接觸到道人,終究很難像他和道人這樣有jiāo情,他剛才故意點出荀彧在服散,並且提醒荀彧服散對身體有害,就是想勾起荀彧的好奇。他相信荀彧會從唐英子那裡知道他在道術上的“造詣”,如果荀彧不來求教,那就太可惜了。
不出劉修所料,荀彧上了車之後,就著唐英子被他的容貌吸引,一個勁的沾他便宜的機會,很快就瞭解到劉修與天師道的淵源,同時也瞭解到劉修剛才所說的俗務就是要為籌建中的潁川學院找幾個飽學碩儒,他立刻動了心。第二天,他送唐英子回驛舍,再次求見,向劉修推薦他的從兄荀悅出任潁川學院的先生,並且表示,荀家可以出一部分資金,幫助籌建這個學院。
劉修正中下懷。
荀彧隨即向劉修引見了荀悅。荀悅字仲豫,今年三十三歲,是荀淑的孫子,荀儉的兒子。荀儉是八龍之首,做過朗陵長,不過英年早逝,荀悅十二歲的時候就成了孤兒。荀悅有過目不望之能,深受荀爽喜愛,曾經陪著荀爽在漢水隱居,學問上也深受荀爽影響,但是他好學問,卻不好名,很少在名士中拋頭lù面,更不喜高談闊論,所以名聲不顯。
劉修對荀悅以禮相待,促膝而談,不料,沒說幾句話,他們就有了分歧。
分歧在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