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抵禦金人的南侵,希望諸將能助我成事!一力抗擊金人,迎二帝迴歸!”趙諶結結巴巴地把這話說了出來,並在王晨的鼓勵下再重複了一遍。
宗澤雖然跪伏在地上,但一直在留神觀察上首的趙諶的動靜,這個小太子的表現還是挺讓他失望的,不過王晨沒一點受迫於這個場面的氣勢,非常從容,幾乎無視了這麼多將領在下面,還是挺讓他驚異的。趙諶的話他也聽到了,當下馬上大聲回答:“臣謹尊太子殿下的令,臣等一定會擁立太子登基,並將太子殿下即位為皇的訊息傳播天下,廣招勤王之師。”
諸將也跟著應命。這讓王晨大鬆了口氣,原來宗澤要營造出這樣的氣氛,才會表自己的態。
這個老狐狸!
一番非常有氣勢的表演後,宗澤馬上準備和趙諶商議如何登基的事了。
趙諶在自己營中,宗澤的使命與之前就完全不一樣了。
要是趙諶現在就登基,那他就是護衛聖駕的中樞大臣。不過現在一切條件都不具備,身邊也沒多少人,更沒什麼文臣,在與趙諶及幾名親信將領及王晨一道商量後,還是決定先把皇帝已經傳位給太子,太子準備返回汴京登基的訊息傳到各地去。
做出這樣的決定還是因為王晨的建議。
“竊居汴京的張邦昌不得人心,只要王師抵近,必定投降!”
王晨相信只要宗澤的大軍開到開封城下,張邦昌肯定開門投降的。
王晨敢這樣說,就是他大概知道,原來歷史上的張邦昌被金人立為傀儡皇帝后沒幾天,在金人撤走後就宣佈退位,並迎一個什麼皇后入宮主持事務,還向康王趙構示好。
宗澤駐軍的地方距開封城只不過幾天的路程,要是順利,很快就可以抵達。開封對於大宋的意義與其他地方完全不一樣,太子趙諶與趙構相比身份地位也是不同,到底他是太子,最合法的皇位繼承人,他登基繼位是最合乎情理的,聽聞訊息後,很多大臣和士子都會歸來。
手下有一班人物了,那臺子就可以搭起來,國家機器也可以運轉起來。
決定擁立趙諶繼續的宗澤最終聽從了王晨的建議,宣佈馬上向開封方向開拔,暫時不理會金人的動向。趙諶當然完全沒意見,幾天下來把王晨這個救命恩人當作神一樣的存在了,王晨叫他幹什麼,他根本不敢不從,也沒底氣違抗,只要王晨在身邊護衛,到哪兒去他都沒關係。
很快,以太子趙諶名義發出的勤王詔令由宗澤派人送往四處,也送往康王趙構那裡。同時宗澤也將趙諶所書勸降張邦昌的命令送往開封,令張邦昌開城納降,前來迎接太子歸京。
宗澤其實是個文臣,並不是正宗的武將,曾指揮東京防禦戰的李綱也是一樣。危難時候沒什麼武將可用,這是宋朝的悲哀,極度重文輕武的惡果。
但宗澤領軍打仗的時間不短,再加上他一向行事果斷,在剛剛接到趙諶的時候,只是因為事關重大而心生猶豫而已,一待有了決定,馬上就雷厲風行的行事了。
宗澤的行事方式很得王晨的讚賞,他也感慨到底是歷史名臣,名聲能流傳千古自有他的道理。
在見到宗澤時候,王晨也想到了另外一個名臣李綱,在王晨的感覺中,李綱與宗澤是宋末大亂時候的頂樑柱,要是這兩個人的意見能一直被採納,並一直得到重用,金人沒那麼容易攻擊得手的,說不定會無功而返。在王晨的建議下,趙諶也發出了令李綱歸朝任職的命令。
其實王晨能想到的只是一些他認為可行的方法,他不是這個時代的人,對這個時代的事務很陌生,讓他具體去做事,他沒這個能力。他只是覺得應該讓李綱、宗澤這樣的歷史名臣來做事,這些人肯定會將事情打理的井井有條。以後朝事也要讓這些主戰派掌握,儘量排斥主和的人。
他一向認為,宋朝的失敗就是投降派或者說主和派太多,主和的人經常在朝堂上的占主導地位,以致兩宋幾百年一直非常窩囊,最終都落了個被外族滅國的下場。
王晨希望兩宋的歷史因為有他這個穿越人的到來,無意中救出了太子趙諶而改變。
第二十四章 前往開封
非常感謝老稻的連續打賞!求收藏、推薦票、打賞!
-------------------
要是有可能,王晨也願意領軍殺敵。他已經答應了宗澤入其麾下,只不過具體怎麼樣還沒和宗澤細說。宋朝的軍制很複雜,其武將職位也讓人看著非常頭疼,甚至節度使、統制使、指揮使、正將、副將一大堆,反正現在的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