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在當年“廣宗之戰”失敗被解職之後,透過多年與羌人亂軍的廝殺,立下不少功績,再次得到了比原來更高的軍職。隨著官位的上升,部下規模的擴大,作為人之常情,董卓的野心也隨之而擴大。
本來,對於漢室朝廷,董卓一直是忠心耿耿的。作為一個出仕幾近三十年的老將,對於朝廷的命令,董卓從來都是乖乖聽話的。
可是,在一次並不為世人所熟知的事件之後,董卓心中對於朝廷的態度,猛然有了巨大的變更。
中平四年,涼州叛軍內部發生了巨大的權利爭奪變更。
在這場激烈而短促的兵變中,老謀深算的涼州名士韓遂,順利的誅殺同為名士的邊章和羌人首領北宮伯玉、李文侯等人。隨後,韓遂又運用高超的治軍手段,成功的將原本歸屬於不同首領的十餘萬羌漢聯軍,有效的整合成一個整體。
第一次擁有了統一指揮的涼州亂軍,實力大增,輕鬆的逼降了隴西太守李相如,兵鋒直接威脅到司隸西部三輔諸郡。面對勢力大漲的涼州叛軍,當時擔任了司徒的名士崔烈,居然上書朝廷,要求放棄涼州,以節約朝廷的軍費!
這件事情,給了在前線戰鬥的董卓很大刺激。
——老子在前線打生打死,為大漢保衛邊疆。可是朝堂上,居然有人一開口,就要丟棄整個涼州!?
——沒了涼州,老子這個涼州人,還有家嗎?
——沒了涼州,老子這個涼州人,還是大漢人麼?
——沒了涼州,老子這個涼州人。還能得到功名嗎?
雖然,司徒崔烈的這個意見,很快就被擔任議郎的涼州名士傅燮一句::“斬司徒,天下乃安!”給頂了回去。但是在董卓的心裡,居然能讓人提出這種腦殘建議的朝廷,突然間變得不再可靠了。
——怎樣才能讓朝廷不再有放棄涼州的想法呢?
滿肚子窩火的董卓。拿著這個問題,去問親信兼女婿的智囊李儒。李儒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