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妥。這裡可不是個言論自由的時代。
“兄臺怎麼不接著說下去,我覺得你說的很有見解,渤海怎麼了?”少年眼中閃爍著精光盯著劉林說。
“也沒什麼,只是覺得渤海皇帝的皇子多了點,而且好幾個王子都頗有實力。”劉林說。
“皇子多了怎麼了?渤海皇帝馬背上治理天下,他的兒子個個幾乎都能統兵一方”白衣少年說了一半,似乎明白了劉林的意思。
“大唐君臣上下同心,厲兵秣馬,只待渤海內亂,方可一舉奪得北邊那半壁江山。身為大唐國民,當然希望大唐可以統一天下,但從歷史的角度來年看,現在也迫切須要統一。楚末三百多年裡,人民已經飽受戰爭的催殘,最苦的人還是百姓,只有天下一統,百姓才能真正的過上幾年太平的日子。”
“唉,哪個王朝皇子不為了權利互相傾軋?要上下齊心,談何容易?只怕渤海日盛,江南之地不保啊!”李東耳嘆道,似乎心事重重。
第三章建康鄉試(3)
劉林覺得自己以後得改改那以貌取人的毛病,這個看似紈絝的少年,卻很關心國家大計,從他對國家前途的擔憂和緊張,也算是個有血性的男子。 “兄臺是去建康參加鄉試?小弟南都人氏,姓李名東耳,與兄臺同船相渡也是緣份哪!”下船之前,李東耳對劉林拱手說。
劉騰一直沒有說話,緊緊的跟著劉林的身後,不時地瞅一眼白衣少年身後緊跟的兩個彪形大汗。
白衣少年“胸抬、胸抬”的叫著,劉林聽著有點彆扭,入鄉隨俗吧,劉林不得不拱手道:“柴桑縣士子劉林,確是來赴考的,幸會!只是天色將晚,我們還要找客棧投宿,失陪了!”
李東耳臉上可以看出失落的神色,本想打算請劉林一起晚餐的邀請咽回了肚子裡。只得拱手與劉林告辭,說道後會有期。
下船後,劉林問清了路,和劉騰直奔夫子廟方向的建康府考院附近走去。
華燈初上的建康城夫子廟街上仍然車水馬龍人來人往熱鬧非凡,劉騰看的眼都傻了,本還覺得柴桑縣城都已經夠大了,現在看到了建康城的城牆,又看到了夫子廟夜市的繁華。高檔的酒樓客棧林立,可是那裡都不是他們的棲身之所。鄉試考場附近的客棧最便宜的也要五十文銅錢一晚,他們身上所帶的盤程在這裡住上十天不吃不喝也會花完。兩人最後步行一個多時辰,在稍偏遠的一個街角找到了一家一夜收費二十文錢的客棧。
累了兩天的劉林和劉騰也沒有梳洗,囫圇吃了點乾糧之後撲在床上便沉沉睡去。
第二日清晨兩人起床,在客棧裡吃了點早飯之後,劉林趕到考場,夫子廟高大的門廳外早已經是人頭攢動。幸好還沒有開考,要是開考半個時辰之後,他便被取消考試資格。
到了夫子廟一會,考場的門開啟了,兩行衙兵護衛在臺階兩側,應考計程車子們紛紛後退,排起了長隊,等待接受檢查進入考場。
劉林只帶了夠兩天吃食的乾糧和水。劉林順利的進入了考場,劉騰便一直守候在外。
考場內分十二個考監,每個考監二十間房,參加此次鄉試士子人數共二百四十人,能中舉的名額僅為三十六人,競爭不可謂之不激烈。
鄉試由江淮學政李維常大人主考,另設了兩名副主考。各小考監設監考官吏兩名,主考副主考時常巡視。
考卷發下來了,劉林掃了一眼題目,只有兩題。一題是寫一篇文章,以如何強國為主旨,文風不限。另附自由做詩文一首。
在劉林的印象中科考似乎不是這個模樣,既然沒有了八股文的要求,還要會做詩。
強國的文章,劉林想做多少就有多少,可是無論自己想要寫的,這個時代的考官都不太可能接受。一個月前柴桑縣進學之試,已經差點連秀才都沒有中,他現在可不能在做文章時候搞出一些別人無法接受的思想和理論。一次考不中,可得再等三年。劉林思考了半日之後,始終沒有動筆。
主考官李維常緩緩在地字號考監巡查,他的身後跟著一名年輕的俊秀青衣官差。李維常看到劉林的卷中一字未寫,一旁的草稿也沒有劃上一筆,搖了搖頭便離開了。
那俊秀的官差卻輕笑出聲,似在恥笑劉林是個大笨蛋,一個字也不會寫,居然坐在了建康鄉試的考場上。
“笨蛋,一個字都不寫,也敢進來參加科考?”官差竟然站在劉林的面前輕聲指責。
只見主考官李維常慌忙回頭,對著官差擠了擠眼,示意官差跟著他離去。
官差根本沒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