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在迪亞巴克爾堅持一週。
按照杜奇威的估計,只要裴承毅下定決心,投入更多的空中力量,三到4天之內,就能打下迪亞巴克爾,殲滅第?步兵師。本站新地址已更改為:,刪敬請登法閱讀!
要想爭取到足夠的時間,就只能化被動為主動。
想到這裡。杜奇威就知道,第八戰鬥單位向奧斯曼尼耶進軍,主要目的不是打下伊斯肯德倫,畢竟打手 個戰鬥單位根本不可能打敗第2裝甲師與第4步兵師。即便投入2個戰鬥單位,也不大可能順利打下伊斯肯德倫。裴承毅的目的很簡單,那就是切斷美軍增援路線,為攻打迪亞巴克爾提供幫助。
到此,杜奇威還得考慮已經到達戰場的第五戰鬥單位。
換句話說。如果丟掉了迪亞巴克爾,等於向共和國陸軍開啟了進軍安卡拉的大門。哪怕裴承毅沒有把攻打安卡拉放在要位置上,也很有可能在條件有利的情況下,出動主力部隊推翻土耳其政權。
不管怎麼說。必須守住迪亞巴克爾!
正文 第一百一十二章 由守轉攻
小說巴士 更新時間:2010…8…28 3:36:56 本章字數:5797
坳,步兵師的芳頭部隊在7月7日下午離開油亞只丈爾,講。如此一來,在安裝增程火箭動機來提高炮彈射程的時候,就得減少炮彈的有效載荷,甚至得改變炮彈的氣動外形。按照共和國陸軍的標準,增程彈藥的有效載荷只有普通炮彈的三分之一打擊效果不到普通炮彈的一半,而採購價格卻是普通炮彈的出倍,所以共和國陸軍的炮兵在戰鬥中很少使用增程彈藥,只有財大氣粗的海軍才會大規模使用增程彈藥主要是海軍的電磁炮只能部署在大型戰艦上,而大型戰艦的價值遠遠過了陸軍的電磁炮系統,海軍也承受不起大型戰艦的損失,不能讓大型戰艦在戰鬥中冒險。
更要命的是。美軍炮兵沒有明確的目標。
也就是說,美軍的炮火反擊沒有找準物件,只能朝可能埋伏有共和國偵察兵的地方開火。
不得不承認,美軍在打仗的時候,很少考慮耗費問題。
面對共和國陸軍僅僅持續了分鐘的炮擊,美軍的炮火“反擊”持續了近佔分鍾。直到確實找不到“可疑”目標才結束。
根據美國陸軍的戰報,在這場炮擊中。為第7步兵師提供炮火支援的2個炮兵旅總共消耗了2紅燉彈藥。
非常遺憾的是,美軍的炮擊無法持續,因為隸屬於第打手 裝甲師與第3步兵師的2個炮兵旅是在趕望錫瓦斯的途中接到炮火支援請求的,為了按照聯合司令官的命令,及時趕到目的地,2個炮兵旅必須加快行軍度,所以在7月8日凌晨。也就走進入炮兵陣地前。2個炮兵旅無法再次為第7步兵師提供炮火支援。
要命的是。第7步兵師的炮兵旅沒能及時完成部署。
按照最初的計劃,第7步兵師的炮兵旅也將部署在迪亞巴克爾。隨著共和國陸軍在東面起猛攻,迪亞巴克爾即將成為前線,所以杜奇威在決定讓第7步兵師起反擊時,也讓第7步兵師的炮兵旅向後方轉移。雖然比起第打手 裝甲師與第3步兵師的炮兵旅。欺步兵師的炮兵旅沒有跑冤枉路。運輸機群在到達迫亞巴克爾之前就接到了命令,注黑海沿岸的特拉布宗特拉布宗省的府,十耳其航二兒區有名的深水良港之一,但是特拉布宗並沒有能夠讓勒步兵師炮兵旅進駐的陣地,所以在到達目的地之後,美軍還得花不少的力氣構築陣地,最快也只能在8日上午投入戰鬥。
當然,持續佔分鐘的炮擊產生了很直接的效果。
打跑了第十戰鬥單個的偵察部隊後,美軍繼續前進。
大概是沒有料到美軍會有這麼猛烈的炮火,所以在接下來的行動中,李東石顯得有點謹慎過頭。沒有繼續對美軍進行炮火壓制。當然,後來生的事情證明,李東石並不是害怕美軍的炮火打擊,而是想取得更大的勝利。
傍晚的時候。第7步兵師的先頭部隊到達了巴特曼西面大約佔千米處。
面對第十戰鬥單位的防線,美軍沒有繼續前進。
事實上。第十戰鬥單位並沒有構築傳玩意義上的防線,甚至沒有修建足夠堅固的防禦陣地與防禦工事。
在改編的時候。共和國陸軍的戰術思想也生了很大的變化。
嚴格說來。編制改革就是建立在戰術革新之上的。如果沒有新的戰術思想,也就不可能有新的軍隊編制。
與幾個系前相比,共和國陸軍最大的進步無疑是協同作戰能力。這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