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63部分

規模越大,陸軍的地位就越高。當然,這對裴承毅也沒有壞處。美國陸軍把主力部隊派往俄羅斯,自然難以在其他戰場上發力,也就難以開闢新的戰線。從而讓共和國的其他軍兵種能夠在其他戰場上發揮更加重大的作用。

當然,這些都是後來的事情了。

不管怎麼說,在短短0多天裡,袁晨皓肯定無法對第二輪進攻戰役做出全面調整,也就只能像裴承毅要求的那樣,適當降低戰役目的,以戰術調整的方式,來改變部隊的作戰行動。

顯然,第二輪進攻戰役也就因此變了味。

戰役開始後,共和國陸軍的意圖就再明顯不過了,即重點掃蕩內高加索地區,在北方戰線上以防禦為主,中部戰線則以戰術進攻來牽制南下增援的俄軍部隊,確保在南方戰線上能夠獲得兵力與火力優勢。

雖然是很傳統的打法,而且戰役企圖完全明朗化,但是在戰役開始後的乃小時內,俄軍與才剛到達的美軍仍然疲於奔命。如果說美軍手忙腳亂是因為初來乍到,還不太熟悉開春後泥濘的俄羅斯大平原,那麼俄軍手足無措就讓人很難理解了。不管怎麼說。俄軍也為這場戰役準備了好幾個月,光是動員的民兵游擊隊就超過了兇萬。透過過重方式送入佔領區的槍支彈藥更是難以計算(當時俄軍還別出心裁的研製出了一種“包裹炮彈”即將槍械的零佩劍與步槍彈藥裝進電磁炮的炮彈裡面,然後向佔領區內的特定區域投射這種炮彈,為佔領區內的游擊隊提供作戰物資),在共和國陸軍採用基本戰術的時候,俄軍應該更加適應這種相當原始的打法,而不是摸不著北。

從當時的情況來看,俄軍肯定是犯了“先進戰術綜合症”。

說得簡單點,經歷了第品輪進攻戰役後,俄軍肯定對共和國陸軍、特別是共和國陸軍的基本戰術有了更加深入的認識。別的不說,在奧倫堡與烏法的戰鬥中,共和國陸軍第七戰鬥單位與第十戰鬥單位的表現就讓俄軍大為震驚,甚至讓俄高層都驚出了一身冷汗,緊接著第沁戰鬥單位在馬格尼託格爾斯克的阻擊戰。更讓俄軍重新衡量共和國陸軍的戰鬥力,連俄羅斯總統契力亞科夫都得為此專門到部隊去鼓舞士氣。當共和**隊再次發起進攻,俄軍高層肯定不會把戰鬥看得那麼簡單,從而認為共和國陸軍在採用基本戰術的背後,肯定有著更加重大的企圖,不然不會如期輕易的暴露戰役目的。

更重要的是,這次共和母陸軍動員了舊個戰鬥單位,還得到了遲個盟國師的支援。

單從兵力上講,在比第一輪進攻戰役多出了近3倍的情況下,共和國陸軍會為了內高加索那塊巴掌般大小的地方而大動干戈嗎?要知道,以共和國陸軍的戰鬥力計算,總兵力超過的萬的侶個戰鬥單位足以打到莫斯科了。雖然內高加索地區是俄羅斯的糧倉,還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但是共和國並不缺糧、更不缺少礦產資源,比起俄羅斯的發源地,內高加索的吸引力完全可以忽略不計。

由此可見,當時俄軍高層肯定認為共和國陸軍在借掃蕩內高加索地區。為進軍莫斯科創造機會。這也很好理解,“休戰”幾個月,俄羅斯已經初步完成戰爭動員,新組建地面部隊接近勸萬。加上美國陸軍派來的精銳部隊,共和國陸軍進軍莫斯科的難度並不要想降低風險,首先就得拉開戰線,並且在距離主攻方向較遠的地方發起佯攻,迫使俄軍進行戰略大調整,從而露出破綻。讓共和國陸軍能夠趁機突擊莫斯科。從地理位置上看。內高加索就是距離莫斯科最遠的地區,也就成了理想的佯攻方向。

認定這個,道理後,俄軍在前3天按兵不動也就不難理解了。

問題是,戰爭的實際情況與俄軍的預料相去甚遠,即“佯攻”的共和**隊都是主力部隊,而且攻得非常猛,就地固守的俄軍正在被各個擊破、逐一殲滅。如此一來,戰線上的俄軍不手忙腳亂、手足無措才是怪事。

3天足夠共和國陸軍突擊上千千米。也足以讓戰局明朗化。

等到俄軍高層認識到,他們再次錯誤判斷了共和國陸軍的戰役企圖時。已經來不及調整防禦部署,也就沒有翻本的機會了。

正文 卷十四硝煙漫天第八十章再次遭遇

小說巴士 更新時間:2010…10…1 12:26:26 本章字數:13478

很多人都沒有想到,代號”厄爾布魯十,(大高加索山淋訓瑰高峰。這個代號是由伊朗陸軍的一名高階參謀提出來的)的第二輪進攻戰役將成為大陸戰爭的轉折點,或者說是共和國陸軍進攻行動的分水嶺。

單從戰術上講,“厄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