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8部分

幫助。

國民黨和共產國際結盟意味著孫中山必須和新生的中國共產黨合作。中共二大於1922 年年中召開,會議同意和國民黨平等合作。但國共合作並非一般意義上的兩黨合作。遵照共產國際的指示,中共黨員應以個人身份加人國民黨,同時保持自己組織的獨立性,以便形成一個“黨內”而非“黨外”集團。孫中山允許李大釗在加人國民黨時保留中共黨籍。緊接著陳獨秀也以同樣的條件加人國民黨,並被授予國民黨要職。此外也有不少共產黨員陸續加入。

根據蘇聯的建議,孫中山開始著手建立一支軍隊。他派遣其得力軍事助手蔣介石赴蘇學習建軍方法。國民黨開始列席共產國際的會議。1923 年年初返回廣東後,孫中山開始任用中共黨員擔當要職。他採納了一位能幹的蘇聯顧問鮑羅廷的建議,讓他負責規劃新的國民黨機構。很快孫中山就有了一個政治部,為他培養宣傳幹部以組織發動群眾。國民黨按照蘇聯模式建立了基層組織,這些組織推選代表組成高一級機構(縣級和省級); 再由後者推選出執行委員會。這樣層層向上直到全國黨代會,再由它選出中央執行委員會,此時卻可根據“民主集中制”原則控制一個列寧主義集權政黨。在這次權宜合作的共產黨方面,則於1923 年召開了中共三大以微弱多數透過了“內部集團”的聯盟方式。會議同意由國民黨來擔任“國民革命的中堅力量”。毛澤東一度作為國民黨上海執行部組織部秘書和一位國民黨強硬派人士共事,負責協調兩黨組織關係。但是黨員不足千人的中共為了不讓國民黨過多地控制其成員而反對進行過分密切的合作。他們計劃雙管齊下,一方面從內部對國民黨進行滲透,同時在國民黨外發展自己的群眾組織。

孫中山以自信與務實的態度歡迎共產黨員以個人名義加人國民黨。他看到學生能夠有效地組織工人農民,而只有幾百名黨員的中共與擁有上萬名成員的國民黨相比是不足為慮的。據說列寧曾談到孫中山有一種“無人能學的、孩子一般的天真”。但孫中山卻認為他的黨能成為俄國人的長期合作伙伴。他認為國民黨是不會被中共這些毛孩子所愚弄的。

國民黨的意識形態和黨軍

孫中山需要一套革命的意識形態以完善新的政黨機器。從1918 年孫中山在野寓居上海時起,他就開始發展一套“心理重建”的理論。其中就有“知難行易”的思想,可以看出他認為革命至此仍缺乏一種思想理論的指導。孫中山內心並不相信資本主義必然產生帝國主義的論斷。他同意被壓迫民族和壓迫民族間存在鬥爭的說法,但並不認為應該把這種鬥爭和每個民族國家內部的階級鬥爭聯絡起來。實際上,當鮑羅廷提出國民黨應當有一套更加正式的意識形態時,他拿出了經過修正的“三民主義”。從孫中山在1922 到1923 間的冬季所做的零星演講中,人們可以發現,對於在1905 年被定義為反滿、到1914 年被拋在一邊的“民族主義”觀點,孫中山強調其反帝的內容。它同時也包括漢人和境內各少數民族的自決權利。“民權主義”經常被解釋成“民主”,此時則區分了國民享有的自主權利和政府的行政權力。孫中山虔誠地希望“使政府成為機器,人民成為機械師,' ;而要達到這個目的,必須透過選舉、創制、複決和回收選票的過程二這一套辦法當然從未在中國實行過。“民生主義”是最模糊的一條。孫中山特別否定了馬克思主義關於階級鬥爭的論斷,並重申他堅持早年信仰的限制資本和亨利? 喬治用單一的土地稅來實現“平均地權”的觀點。三原則中,民族主義原則是各方均一致同意的共同核心。

和政黨組織與意識形態同樣重要的是一支受過訓導由黨指揮的軍隊。蔣介石在蘇聯學習四個月後回國擔任了廣州附近珠江下游黃埔軍校的校長。一批蘇聯顧問擔任他的助手。中共主要代表人周恩來任政治部主任。共產黨人不斷向政治部滲透,但未能完全控制這個部門。很快,兩個團的軍校學生組成了國民黨的黨軍,他們受到的訓導將使他們為實現孫中山的理想而戰。孫中山於1925 年3 月12 日逝世。他死後,國民黨像對待開國帝王一樣,尊他為“國父”。他的著作成為“孫文主義”的教材。為了繼承他的事業,他的部下於7 月1 日在廣州成立了國民政府,建立軍事化一黨專政,選孫中山的主要接班人汪精衛為主席。這時,革命發展到了大規模群眾運動的階段。

三、國民黨的興起與執政

勞工組織

1925 年夏大,古主導地位的國民黨和人數較少的共產黨面臨一個前所未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