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2部分

報、軍隊和國民黨保安部隊的保障。團年代晚期,臺灣社會開始發生變化。九年制義務教育於1 % 8 年開始實施。臺灣孩子和大陸孩子上同一所學校,臺灣學生也學說“國語”。大陸移民和臺灣本地人的通婚亦日漸普遍。80 年代初期有2 乃的初中學生升人高中,而越來越多的高中畢業生繼續上大學。在每個階段能否升學取決於考試成績。舉例來說,能否進大學完全取決於全國大學人學考試的成績,得分最高的學生上最好的大學。結果,臺灣成為與日本類似的“考試社會”,學校對學生進行填鴨式教學,孩子的母親個個都是家庭教育家。70 年代後期,隨著教育的發展、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和民眾的日漸富裕,中產階層中形成一種開放的風氣,進一步打破了臺灣人和大陸移民之間的界限。

臺灣政權經歷的長期穩定與社會變化一起促成了政治上的解凍。一些政治犯獲釋。到1973 年,80 %的國民黨黨員是臺灣籍人士,但大陸籍黨員仍古據了要位。1969 年,早先的禁令被取消,首次透過選舉補充“國民大會”立法委員的缺額,幾位臺灣籍人士進入了“國民大會”。更多臺灣人透過1980 年和1984 年的選舉擔任了“國家級”和省級公職。在1986 年的大選中,儘管國民黨以外的黨派仍屬非法組織,但它們獲許提出各自的候選人並有人人選。1987 年,實行了4O 年的軍事管制被取消,反對黨取得合法地位,但前提是它們必須承諾反共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