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部分

德傳統,使中國文明比其他任何文明都更為注重倫理道德的價值。

“君子”是孔子心目中的理想人格。“君子”原指宗室之子或貴族,但在孔子那裡意指高尚的人。也許最好的對譯是“gentleman〃 (紳士),即有教養的人或上等人。他認為“君子”應具有多種德行,如“知”、“義”、“忠”、“恕”,特別是“仁”。

孔子認為,君子所必備的品質光有內在的德行是不夠的。他還必須有“文”(教養或修飾)有“禮”(原指禮儀,此處指對止當的禮節及社會習俗的尊重)。孔子對渾金璞玉式的所謂“真人”不感興趣,認為“質而不文則野”。同亞里士多德一樣,孔子同樣認為合乎規矩的音樂有助於產生合乎規矩的道德觀念。他對古禮的重視,使“禮儀”在後來的儒家思想中古據了重要的位置,而東亞對透過一舉一動來培養內心道德的強調也源出於此。這種教育準則無懈可擊,但在當代西方則有可能會無人問津。

這種文質之間的平衡代表了孔子“中庸”學說的特點。印度和西方的大哲人和宗教領袖們往往宣揚絕對化的思想,即往往強調邏輯和數學意義上的絕對。孔子卻是一名相對主義者,其思想以社會和人類為出發點,從而奠定了東亞特有的慣於折中、尋求中庸之道的方式。孟子有句話概括得極好:“仲尼不為已甚者”,即是此義。

折中與平衡也許能夠解釋為何儒家思想最終在中國獲得了勝利。其保守的政治思想使它受到後世東亞統治者的歡迎,其嚴格的道德標準與權力世襲制度相比提供了更為堅實的統治基礎,並且成為不斷促進改進統治方式的動力。儒家思想成功的第二個原因,在於它應時而生,符合了時代的需要。當時士― 官僚階級正應政治的需要而緩慢發展,他們需要一種哲學來支援,而孔子的學說則正好滿足了這種需要。儘管孔子從未置疑權力世襲制度,但是他提出才學之士不分出身貴賤,都有權利參政議政。這樣,孔子其實宣揚了一種“英才政治”的觀念,這對權力世襲制而言基本上是革命性的,它對後者亦形成了某種潛在的挑戰。

道家思想

在中國文化中,道家思想的地位僅次於儒家。道家思想總體說來是一種退避的哲學。當時有些哲人目睹無休止的戰爭、動亂和死亡,他們感到無能為力而退出權力、地位和財富的爭鬥。面對無窮的時空,他們感到人類個體若非作為造化偉力的體現該是何等的渺小。這種哲學表達了普通人對於日益加深的獨裁統治的不滿,也反映了一部分知識分子和敏感的人對日益僵化之儒家道德論者的反抗。道德論者與統治者一道迫使大眾服從社會規範,道家卻大力鼓吹個體的獨立性,認為人惟一需要關注的事情,是與天(自然)保持一致。這種自然就是“道”。孔子用這個詞來描述他心目中的理想社會模式,但道家卻賦予它某種形而上的意義。

有的學者認為道家思想來源於楚國。這種思想標誌著中國思想在吸收了“蠻夷”文化後更趨豐富了。上古中國人對白然神、生殖崇拜及君主溝通天人的能力十分關注,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可能正是這一傳統的哲學表述。道家思想的核心― 神秘主義,可能亦是脫胎於卜古的巫術思想。後者在自感的恍惚中直接與神靈交流;而道家則透過“坐忘”、“心齋”來體驗一種恍惚的狂喜,從而達到“真人”的境界並直接瞭解完整的宇宙。這可能受了印度瑜伽的影響,因為道家和印度人同樣強調吐納的功夫。

我們對東周時期道家思想的瞭解主要來自於作者和成書年代都難以確定的三本書。其中最受後世尊崇的是《 老子》 或曰《 道德經》 。該書約於公元前3 世紀後成書,似非出於一人之手,但通常把它歸於老子這位神秘智者的名下。“老子”意為“老先生”,因其稍年長於孔子而得名。《 老子》 一書簡潔古奧,致使後世中國學者對該書的解釋言異義殊,當它譯成西方語言後,各種譯文也往往大相徑庭。

第二本書為《 莊子》 ,大概也成書於公元前3 世紀,但作者莊子卻生活於公元前4 世紀末。書中充滿了妙趣橫生的寓言、隱喻及詩體的段落,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表述了早期道家最重要的一些概念。第三本書《 列子》 在內容和風格上都逼肖《 莊子》 ,成書年代從公元前3 世紀到公元3 世紀眾說不一。

就像所有的神秘主義者一樣,道家感到很難用語言將其學說中的基本概念表達出來)他們認為,“知人不言,言人不知”。“道”是建立在無名無形的“尤”,或質言之,建立在自然程序的總體性之f 幾的。“道”儘管不斷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