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部分

散勇一直侵擾著中國的北疆地區。

與日本的衝突

為了維持蒙古和日本等國的朝貢,明政府付出很大的代價,因此在15世紀中期以後就漸漸放鬆了這一要求。外邦來朝時貿易收人遠不足以抵銷接待、賞賜外國使臣及商人的支出費用。東南亞的朝貢次數越來越少了,只有琉球國的使節還每兩年從海上來朝一次,實際上是充當了中日貿易的二傳手。在這種國勢漸衰、邊界紛爭不斷的情況下,葡萄牙人於1514 年首次人華,在中國人看來,不過是又一起升級了的海寇入侵或強行攀扯關係的一宗外患罷了。

早在英國紳士們於伊麗莎自一世時的海上冒險前一個世紀,日本人已經憑其海上軍事力量而大肆進行海外冒險了。日本人正像英國的德雷克或霍金斯一樣,同時使用貿易和搶劫這兩手政策。日本人的大海船可容納300 人,登陸後這些“屢寇”就出其不意地搶劫財物、人質,洗劫一空後又乘退潮時撤走。不過,這些“樓寇”中也有不少中國人。但與為蒙古人效忠的漢人謀仁不同,這些人本身就是海賊和強盜)到了明代晚期,入侵的“樓寇”其實大部分都已經是中國人了、〕 對此明朝採取了“禁海”的政策,這反映了具有農本主義思想的明朝政權對於海外貿易的淡漠態度。禁海令一下,水軍官兵為謀生計不得不進行走私或海卜搶劫等活動。海盜的騷擾在1550 年後實際上演變成為侵略戰爭,他們以舟山群島為根據地(l840年後該地又成為英國軍隊的基地),於1552 年入侵浙江,有時甚至還順長江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