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的人的愛好。岡村寧次曾“認為自己適於搞情報,”做些不聲不響的工作,不喜歡拋頭露面。
或許是因為岡村寧次有這些愛好吧,因而他“不粗暴”,也不像有些日軍將領那樣難以相處。用中國的老話講,此人是很懂得忍而不發的吧。岡村寧次,就是這樣一個坐得住,也放得下架子的人;就是這樣一個表面不言不語,實際工於心計的人,真是個令人難以琢磨的敵手。對岡村寧次這個人,有著兩種截然不同的評價。
中國抗日軍民對他是恨之入骨的。在岡村寧次的回憶錄裡,他自己提到,抗戰勝利後,
“在延安發表的戰犯名單約二萬多人,我被指定為第一號戰犯,第二號戰犯為曾任華北方面軍的多田駿大將,第三號戰犯為曾駐山東第四十三軍司令官細川中康中將。”岡村寧次說,中共方面始終抓住他不放,“中共方面堅決主張把我定為第一號戰犯,直到1949年初與李宗仁談判時,還要求將我引渡共方,作為談判的一項條件。在我回國以後,至今仍不斷看到報紙上對我的責難和攻擊。”岡村寧次對中共方面“不依不饒”的態度,對自己“榮登榜首”的事實,很有些“委屈”和不解,他說:在當地對我個人的戰犯問題,是從1945年12月初提出的。然而關於戰犯問題中國方面特別重視戰爭中日軍的暴行,其中重大事件有南京戰鬥等四處。我雖始終在中國戰線工作,幸運的是這四處的戰鬥均與我無關。在岡村寧次看來,他這麼一個致力於“日華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