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軍在太行山開荒那會,畢竟是年輕。
到了路西,不用跑“情況”,不用鑽地洞,頭頂上沒有太陽旗在飄,可以放聲唱抗日的歌曲。腳下踩的,的的確確,是自個國家的土地。心中自然很愉快,可樂中也有些苦。先說生活苦:一說起路西,許多冀中的老人不約而同地說:“路西比冀中可是苦多了。”採訪吳西記錄。吃黑豆,吃蘿蔔纓子和野菜泡成的酸菜,拌上玉米麵,吃玉茭芯、黑豆皮做的餑餑,吃樹葉。胡友孟老人講,甚至還吃過臭椿樹葉,他說,當地老鄉吃樹葉,可也不吃臭椿樹葉。
採訪胡友孟記錄。
劉仁老人說,1943年過年吃不上餃子,許多冀中的戰士都哭,在冀中,再怎麼樣,過年吃頓餃子還是沒問題的。
路西根據地本來就不是什麼產糧區,要靠冀中等地的支援,在經濟上才勉勉強強算是能維持下去,而現在冀中暫時為敵所佔,不但不能予路西以支援,還有數以千計的部隊作戰人員和幹部湧入路西。這無疑使路西的負擔變得更加沉重。當時在路西的冀中軍區政委程子華說:
我冀中平原根據地自1942年“五一”反“掃蕩”後,情況暫時惡化,不但斷絕了對山區根據地糧布等物資的大量支援(如1940年7月至1941年4月冀中運給路西山區糧食1900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