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5部分

聽見屋裡在吵,但聽不清說些什麼。

5月16日至6月中旬:“剔抉清剿”(14)

後來決定往北走,30團到了雪村,軍分割槽駐在頂旺,兩個村離個二三里。問:您是說30團在雪村,常司令他們在頂旺?可材料上還有一些老人回憶,怎麼都說軍分割槽在雪村,30團在頂旺,正好反著。

屈:這我不會記錯的,1985年我還回當地看過一次。

那天敵人合圍的中心的確不是雪村,而是窩北。槍聲先從雪村,也就是30團那裡響起來。30團就往南跑,一下正好碰上敵人合圍的中心,又往回跑,往頂旺這邊跑。常司令、王政委他們到村邊拿望遠鏡看,這會子天已亮了,看得很清楚,我們的人在頭裡跑,後頭全是敵人。常司令、王政委他們一見,說敵人太多,快走。叫教育股長趙庚林,帶一個連,到公路上去開啟缺口,掩護部隊過公路。23團2營另兩個連,前頭一個,後頭一個,保護著機關往北,一路是跑著奔公路的。

問:過公路前,是不是隊伍就跑散了?屈:沒有,當然也不可能是多整齊。所以過了公路大約3裡地一個張家莊,常司令叫停下來整整隊伍。因為按一般的經驗,衝過公路就應算是衝過封鎖線了,可以喘口氣了。沒想到正在整理隊伍,就聽見喊“敵人”、“敵人”,一看,村西鬼子的車子隊來了,再一看村東日本人的馬隊也過來了。還整什麼隊伍,趕快跑,出村往東北方向,也就是太師莊方向跑,這會子隊伍才有點亂了。差不多是各跑各的了。

問:日本人騎著車,怎麼打槍呢?屈:日本人騎的車車座很低,兩腿往地上一支就立住了,端起槍就打。

問:然後是衝進太師莊,常司令就是在那兒犧牲的?屈:不,常司令不是在太師莊,而是在張家莊犧牲的。實際上就是在跑出張家莊後不久,看著一梭子機槍子彈射中了他,頭、脖子都冒出血來,倒下了,警衛員上去扶,已扶不起來了。

問:您當時離常司令多遠?屈:我就緊跟著他後邊,常司令還是很關心電臺的,一路上老叫我們跟上,別掉隊,他後邊一個警衛員,警衛員後面一個參謀,再後邊就是我了。

問:要這麼說,常司令似乎是跑著跑著一頭倒下就犧牲了。可一些材料說常司令犧牲前還跟日本人打了半天,還跟警衛員交待了不少事?屈:是不是倒下後未馬上斷氣,這些就不清楚了。我帶著電臺,不能停,還得往前跑呀。問:王遠音呢?常司令倒下後,他還活著嗎?屈:還活著,聽說還命令把常司令的屍體揹走。

又堅持了一二里地吧,腿上有傷,跑不動,就掏槍自殺了。揹著常司令屍體的戰士也被打倒,常司令的屍體仰面躺在野地裡。問:隊伍就這麼跑散了。日本人呢?屈:實際上是各跑各的。日本人,後頭,兩邊,到處都是。我是跑進一塊麥地,才算脫險。公路北邊麥子比公路南邊長得高,能藏住人。日本人拉了幾次網,也沒撞上。到了晚上,日本人撤走後,我們收容了一百多人,往北去了。

問:那天咱們隊伍一共才六七百人,還跑出這麼些人來。看來日本人的“網”並不密。“窟窿”很大。

屈培壅最後還談到,“五一”大“掃蕩”開始後一直到雪村戰鬥這一個多月,在常司令指揮下,“基本沒聽到什麼槍聲,很巧妙的指揮。”他說,如果那天照常司令說的做,也不會有事的。頂多是累一點,跑上個百把十里路。在談到雪村戰鬥失利的原因時,八分割槽一些老人除了談到“錯誤地調集主力,重返中心區”及“政委在軍事行動上未能尊重軍事指揮員的意見”外,還談到當遭到敵長途奔襲合圍,特別是敵大量使用騎兵、腳踏車隊對我前堵後追的不利形勢下,戰術指揮上又未及時採用據守村落,控制制高點,晝間固守,夜間突圍的戰術。也是值得檢討的原因之一。李健在述及雪村戰鬥時,也有感於此,說:“據我們所知,在敵重兵多路‘拉網合圍’或‘奔襲合圍’時,凡能先跳出合圍圈的,為上策;凡先機已失,而堅決果斷,決心進行村落防禦,堅持一天,夜間突圍的,幾乎全部成功,給敵殺傷很大,而自己損失較小。”是為中策。“而既未能先機跳出,又未能果斷進行村落防禦,決心猶豫,且戰且走,方向選擇不好,主官意見不一致,組織不嚴密,是為最下策,無一不受嚴重損失。”

李健說,這裡用得著《孫子兵法》上說的一條原則:“不可勝者守也”。意思是說,打不贏的情況下,就先堅守。

如果說,不合時宜地返回中心區,是走向悲劇的第一步,爭論不休未能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