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令狐綯的奏章被宦官發覺,從而此計非但難以奏效,反面加劇了南衙北司的矛盾,勢成水火。
儘管大動作無法實施,然李忱還是盡力抑制了宦官。宦官內園使李敬實氣焰囂張,遇到副宰相鄭朗不下馬,李忱聞言勃然大怒,立即剝了李敬實的官服,配給南衙當賤役。自此規定,凡是節度使有罪,監軍(由宦官充任)連坐。
這些的努力雖然沒能完全剷除宦官的隱患,但是也起到了一定的遏制作用,尤其是禁軍中尉馬元贄,經此事情後,也收斂了不少。
此間事中最大的贏家莫過於令狐綯,令狐綯因此得到李忱的賞識,由吏部侍郎直接升任吏部尚門下平章事,也就是宰相之職。
這一切的一切,陳浩都看在眼裡,但是隻能作為一個旁觀者去看待。然而卻有一件事情,卻讓他無法旁觀,硬是被皇帝李忱綁在歷史柱上。
“皇上,不知招小臣前來所為何事?”御書房中陳浩躬身行禮道。
“近日淮南之地大旱,顆粒無收,百姓流離失所,朕已經派節度使杜棕前去賑災。”李忱端坐案前,意味深長的說道,眼神中堪憂之色讓他此刻蒼老了不少。
看著為天下操勞的李忱,陳浩不禁替這位中興之主感到同情。繼而感嘆道:“使天下百姓無所飢,是皇上的功德,也是天下官員的功德!”
“朕對這個杜棕不放心,所以想派你暗中觀察,是否徇私舞弊,貪贓枉法之舉。”李忱說出了此次招陳浩前來的意圖。
陳浩聞聽此言不由心頭一陣,他抬起頭直視李忱,而此時李忱也在深深的看著他。
“謝皇上信任,小臣定不負皇上所託,定會給淮南百姓一個清明!”陳浩激動的再次跪倒信誓旦旦道。
“好,朕這裡有聖旨一道,特封你為欽差巡按,待淮南一事了結便可回京交旨!”說著李忱讓太監交給陳浩一道聖旨。
“臣謝恩,但是”陳浩欲言又止,有些不吐不快。
“愛卿說來便是!”
“若是杜大人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