琪兩人有了初步的緩和,嶽夢琪也知道林月瑤、紫鳶二人與陳浩的關係。對於這些嶽夢琪雖然頗有微詞,但也只能默默的接受了這個事實。
背依五乳峰,周圍山巒環抱、峰峰相連、錯落有致,不愧為‘禪宗祖廷,天下第一名剎’。陳浩仰觀山上諸景不禁幸而感懷。
一路行來信徒絡繹不絕,求神拜佛者不知凡幾。陳浩不禁感嘆佛教在中原的盛行,已經遠遠的超越了本土道教。陳浩深知,這雖與當今聖上的崇佛抑道所致,實則也是道教理念問題。
今日陳浩實則是為了陪同林月瑤上香,當初在陳浩身陷囹圄之後就曾經發下誓言,若是陳浩安然無事,便會不遠千里到少林寺燃香還願。如今陳浩安然無恙,且又在洛陽之地,於是林月瑤便有了前往少林寺還願的打算。
寶殿之內法相莊嚴香菸嫋嫋,一鬍鬚已白的僧人端坐殿中,想來定是這少林方丈無疑。身後弟子木魚聲、誦經聲輕而有序,陳浩四人進的大殿紛紛參拜佛像。見林月瑤如此虔誠陳浩也不變打擾,於是抬眼看向四周擺設。
見佛像大小高矮胖瘦各不相同,神情動作千姿百態。有的咬牙切齒,怒目而視;有的朱唇微啟,面帶微笑;有的盤膝而坐,雙手合十;有的金雞**,手舞鋼鞭;有的眼睛半閉,手持經卷。
陳浩饒有趣味的一覽殿中諸物,正當要收回目光之時,卻見一旁的室柱之上刻著一行字。待陳浩仔細辨識,不由得低聲念出:迷則不覺,覺則不迷,好從大圓鏡中照出本來面目。
端坐於蒲團之上的方丈眉頭陡然動了一動,抬起眼皮看了一眼陳浩後,便又合上雙目捻珠誦經。陳浩看著室柱上句子,讓他心中不覺一凜。此句深蘊佛理尚且不論,單單這深陷其中的書法便是讓陳浩佩服不已。
所謂紙上寫字柔然有度,然壁上書寫卻是備有難度。這室柱上的字,並非後人雕刻鑿印上去的,而是書寫人一揮而就毫無拖泥帶水,單從這份力度就足以讓陳浩嘆服。本以為自身書法於當今大唐已是難出其右,卻不想這深山寒寺之中隱於聖賢高人。
“方丈,弟子有事請教!還請方丈指點”陳浩按壓心頭的震驚,緩步來到近前施禮恭敬問向高僧。方丈並未睜開雙目,而是雙手合十還禮道:“施主有何疑問,但說無妨!”一更。by:89|10054144》
第八十九章 寺中怪人
第八十九章寺中怪人
方丈依舊古井不波的和氣道:“哦?施主對書法亦有偏好?”
“正是!”
方丈微微頷首輕聲道:“自此句刻於室柱之上已有三年之久,入此殿尋究問因者已不在少數。然而卻無一人得成所願,施主可知為何?”
陳浩聞聽此言不由的看向大殿,見左右兩邊各有一柱便有了計較:“好事不成雙,妙句難為對!”
“不錯,作此句之人曾有言在先,若有人對出下句便可與之一見。老衲觀施主亦是飽讀詩書之人,何不將此句對出,既得償所願亦與後世流傳佳話”方丈微眯雙目鄭重的說道。
陳浩見方丈不願直面給予待見也倍感無奈,於是緩步來到室柱旁抬眼觀瞧:“迷則不覺,覺則不迷,好從大圓鏡中照出本來面目。
見陳浩如此認真的對待此事,三女也是將目光聚集在柱子上,均希望能夠靈臺一明對出這未解之句。陳浩看著石柱上句子此刻陷入了沉思,對於此句的難度倒不甚太高。奈何重要的是此句對於佛理的營造,已到了臻至洞悉世事之化境。
深通佛理的並非對的出此句,對的出此句的未必深通佛理。若要對的出此句,須得二則皆有造詣的人方能做到。而陳浩雖對自身對句的造詣很是自負,但是對於佛理卻只能說略知一二。然而今日既然已經到了這一步,陳浩是不會輕易退縮的。於是苦思冥想之下,希望能夠尋得後世的隻言片語以作應急。
此刻已近傍晚時分香客已然漸漸的少了,以致最後漸漸的只剩下陳浩四人。陳浩搖了搖頭暗自感嘆這一句著實是難對,自身想了幾個句子雖然很是對仗工整,奈何少了那一絲神韻。
林月瑤見陳浩凝眉不展,便來到身旁安慰道:“世事諸多異數你又何必為此傷神,這煩勞畸句留於他人便是”
陳浩聽了月媱的話不由釋然開懷,的確是自己太過鑽牛角尖了,自己又不是神又豈會世事皆明。本要讚許月媱言之有理,卻突然心頭一動愣在那裡。陳浩看了看月媱,又看了看不遠處的紫鳶與嶽夢琪,最後搖了搖頭不禁笑了出來。
三女對此刻陳浩的表情,感到十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