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好之為之!”說完便轉身離去,留下眾人暗自抹了一把冷汗。
之後為了能夠杜絕悲劇再次發生,能讓讓百姓安心迴歸故土,陳浩張貼軍規重申軍令:吏士雖破敵,濫行殺戮,發冢墓,焚廬室,踐稼穡,伐樹木者,皆斬之;奸人妻女,及將婦女入營,斬之;破敵先擄掠者,斬之;凡隱欺破虜所收穫,及吏士身死,有隱欺其資物,並違令不收恤者,斬之
軍令如山犯者必殺,罪魁禍首也已伏誅,所屬旅隊兩百多人具吊在城樓五日曝曬。這讓劍南道猶如驚弓之鳥的百姓,在這一刻才得以徹底安下心來。而這支軍紀嚴明的軍隊也得到了百姓們的愛戴,這讓李忶感受到愛戴榮耀的同時,心中卻有一種慚愧難以言出。
成都城內,唯一一座沒有焚燬的刺史府內,陳浩在後院的涼亭下書寫著軍報。夏日炎炎酷暑難當,若不是陳浩以前就是南方人,否則還真受不了這南方酷熱。不過即便如此,陳浩也是脫掉了厚厚的甲冑,身著一襲單衣在略有微風的亭下辦公。
蘸著濃黑的筆墨,陳浩在桌前呆立片刻,重新理清了自己的思緒,這才著手書寫軍報。雖然陳浩知道這一戰還沒有完全收尾,但是這份軍報他必須要提前寫,因為京城的李渼恐怕早已等候已久。況且關於征討南詔之事,他覺得有必要與李渼知會一聲。
奮筆疾書
纖纖狼毫詳細寫下了此戰役開始以來所有的血雨腥風,從人員軍械損失,以及作戰概況與佈局,最後到繳獲得賞
這一切陳浩都詳細的記錄在冊,寥寥數言雖然不多,但卻有無數泣鬼驚天,陳浩幾乎是一個字一個字地揮毫凝書,他寫的很是認真也很專注,以致於李忶、石雄等人來到庭院,陳浩也未有絲毫的察覺。
陳浩將軍籍簿上陣亡的將士,認真的書寫于軍報上,因為每一個名字在陳浩的眼中都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曾經多麼生龍活虎的漢子,如今都成為荒原大漠的縷縷孤魂,什麼都沒有留下
軍籍簿是陳浩向石雄與李忶索要的,或許這陣亡計程車兵並不如將領驍勇善戰,也如將領們功勳累身,更或者一場戰爭下來他們不過是一堆白骨無名之卒。他們使用過的軍械器仗,甚至穿的衣物,都會被輾轉送到接替他們的人手中,成為新戰士的裝備,直至在戰鬥中消耗殆盡,沒有人會記得它們以前的主人是誰。
但是陳浩不想這樣,越是近距離接觸戰爭,陳浩就越是覺得戰爭的罪惡。一場戰爭的勝利永遠離不開這些無名英雄,但是又有誰記住過他們的名字?不過猶如地上的一縷塵埃,一陣風吹過便不會消散無蹤
所以,陳浩不想世人只記住他陳浩與將領們的不世之功,而是讓世人記住死去的這些人才是真的無名英雄。紅色的硃筆在名字後面註上標記,這就是他們在軍中留下的一切,陳浩每每備註功勳之時都會停頓一會,心中不住的問自己,在許多年以後,還會有人記得嗎?這些人的鮮血和生命,給巍巍大唐帶來了怎樣的威儀四方?這樣的浴血戰火,還會導致多少大唐健兒血灑萬里河山?
清風拂面吹動了額前的一縷黑髮,一滴朱墨突然濺落在紙上,陳浩皺皺眉頭,最後卻是微微一嘆:“萬里江山入戰圖,生民何計樂樵蘇。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這記錄功勞的一滴朱墨,豔豔硃紅於紙上,何曾不似那逝去的鮮血與生命一更。by:89|10343307》
第551章 早有安排
第551章早有安排
陳浩在亭中辦公,李忶與石雄二人自然不便打擾,於是二人便在一旁的偏廳等候。雖然二人不知陳浩傳喚他們何事,但是二人神情卻是極為鄭重。因為經過近三個月的相處,二人對於陳浩算是有了一定的瞭解,那就是陳浩往往的不經意間,就已經為以後的戰局佈下計劃。
無論是梁州的空城計,還是後來的兩翼襲擊,以致於最後震撼眾人的水淹敵軍這些都是李忶與石雄感到歎服了。尤其是最後引來洪水淹沒敵軍,這是李忶與石雄根本不知道的計劃,直到最後陳浩如實相告,二人才知道事情的始末。也正是這種料敵先機運籌帷幄之能,使得二人對陳浩的用兵之能佩服的是五體投地。
當初在未有抵達梁州城的時候,陳浩就已經兵分三路各自行使著計劃,而這其中的一路就是由杜雙魚率領的一千人馬。杜雙魚領著這一千士兵沒有參與梁州之戰,而是前往漢江與黑水的分叉口築起堤壩。
當時的陳浩料定十日之內必有暴雨,因此命令杜雙魚築起堤壩堵住黑水河的上游。最後果不其然暴雨連續幾日不曾停歇,由於流向黑水河的河道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