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居住,子女安置官學,家眷附以,廠,一可進一步收攏其心,二則默化十數年,此一家皆是我大明子民,與其原部族再無關係。”
朱元璋這一招是分化瓦解東北諸族的勢力,現在東北諸族幾乎是全民動員,有點能力的青壯男丁都孀、到明軍隊伍中。投入到對北元戰事。大明以此為藉口,安置其家眷,肯定會打亂其現在以部族為主的生活方式,削減部族族長和貴族們的影響力,加強了大明官府的控制力。
加強從中原對東北移民。此移民當以屯居為主,在要道和肥沃之地指定屯居之地對百戶為一居,平時裡以開墾耕種為計,閒時加強軍事練,待到時日,這些屯居之地便可為城鎮。”
“三,東北與漠北接壤,中間有大嶺長河相隔,可在靠漠北草原處密佈軍屯和原東北諸族百姓屯居點。漢人屯居點和其他百姓屯居點可置之腹地。當然了,我軍對漠北的軍事壓力必須繼續保持。”
朱元璋的第二點和第三點就是要改變現東北居民的人口比例,而且在東北大興安嶺、黑龍江上游一線留出一個屏障線,以軍隊屯居和原東北諸族百姓屯居做為保證,撫制北元殘餘勢力向東北滲透,保障腹地的安全。
“國瑞你是用了一番心思”。劉浩然讚許地點點頭,“所提計策也是深思熟慮,切實可行之法。只是現在中原人口眾少,大規模移民恐怕會多有不便
“回稟陛下,上次臣參加了御前擴大會議,聽取了計部、工商部對北方未來數年的建議佈局,深有啟發。臣竊以為,可在此建議上初步實行移民計劃
“哦,國瑞,你說清楚些
“是的陛下。計部、工商部對北方建議以大設工廠為主,而工廠需要大量技工,臣以為,可在這技工方面下工夫。北方諸省工廠技工大部分可從南方諸省調集,尤其是安徽、江蘇、淅江省,同時就地在北方諸省招募百姓加以培刮,待到數年之後,再將他們調集至東北。”
劉浩然和旁邊的馮國用、劉基明白朱元璋的意思了,他所獻之法就是螞蟻搬家,北方諸省的工廠以南方調過去的技工為主,東北工廠則以北方諸省培出來的技工為主。這樣有兩個好處,一是可以循序漸進。避免攤子一下來拉得過大,二是避免了南方技工一下子跑到東北嚴寒之地吃不消。南方人怕冷,跑到北方已經很吃力了,要他們去更寒冷的東北去,恐怕一時適應不了,而北方技工卻沒有這麼顧慮,應該適應地很快。
“這樣也是個辦法”。劉浩然默然想了一會道,“現在北方諸省戶籍普查已經出來了,山西省人口最多,那裡可以做為開設工廠的重點。完備幾年後便可向東北和北方其他諸省移民。”
現在大明的工廠已經走上規模化和技術化,一斤,中型工廠動輒上千人。一個大型工廠可能上萬人,因為受當時的生產技術,只好走上這種勞動力密集的方式。而且大明工廠現在不是什麼人都可以進去,流水線作業,強調生產和管理效率,一般的百姓不經過培還真沒有辦法適應現在大明工廠的需要。而在這方面,南方諸省走在最前列,尤其是安徽省,已經囤積了數以十萬計的技工,完全變成了一個以工業為主。農業為輔的工業大省。因為這裡是劉浩然起家的地方,百姓又都是他的“同鄉”對其和大明的忠誠度在諸省都是最高的。
從安徽省大規模向外“技術移民”除了可以幫助北方的工業迅速發展之外,還可以改變地方人口和勢力的現狀,對穩
“陛下,此法甚好,移民之後安徽工廠人手的缺口可就近向兩湖和江西招募。”劉基在旁邊補充了一句道。劉浩然一聽就明白他心裡所想的深意,兩湖、江西都是原陳友諒的地盤,雖然歸附好幾年了,但是和安徽、江淅等老根據地,中間還是隔了一點東西似的。劉基此舉就是想讓兩湖、江西與安徽綁在一起,最後融為一體。
馮國用深深地看了一眼劉基;眼睛裡閃過一道讚許的眼光。這種事要是成了,安徽的勢力將大會增強。而安徽是誰西集團的老根據地,一旦兩湖、江西在經濟上與安徽綁在了一起,誰西集團將是如虎添翼,這應該是江南派所不願意看到的。可是身為江南派翹首的劉基就這樣提出來了,全然不顧兩派之間的利益鬥爭。這種國家利益高於私人利益的胸襟的確讓馮國用感動了一把。馮國用“隨意。地看了一眼劉浩然。發現他的眼睛裡是波瀾不驚。
“國瑞,你的想法很不錯,看來你並不限於本職。還有心多看多想。這點我很欣慰。我也對你去治理東北更有信心了。不過有一點你自己要把握好,一旦出任地方政職。可就與軍職無關了,你可要想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