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對於大明都非常有利。至於對付游擊戰,明軍在安南、安曼等地已經獲得了非常有效的應對手段。
徐達的回答獲得了一片掌聲,連楊思義也連連點頭,看來他對徐達的回答也非常滿意。
再經過幾次無關緊要的辯論,資政院同意對宣戰案進行最後表決,也就是意味著透過了二讀。沒有怎麼最後總結髮言,程式直接進入到三讀表決。淮西系在資政院原本就佔據近半票數,再加上贊同宣戰的太平備,不用一讀、二讀直接三讀都可以透過,只是程式如此,必須這麼走一遭,否則會被反對的資政大夫斥之為無效,而皇帝陛下也不會批准的。
二百六十七位資政大夫舉手同意,看來除了淮西系、太平系,江西系和北方系也有部分資政大夫投票同意了;五十一位資政大夫舉手反對,他們多是江西系和北方系,反對的原因他們剛才也說了,去年夏天長江流域發生了一次大水災。兩湖、江西受災最嚴重;秋天山東、河北又發生了一次蝗災,損失不他們希望內閣推遲對南掌作戰,以免浩大的軍費開支影響到今年對這些地區的災後重建投入。雖然李善長代表內閣已經說明,今年內閣年度度支已經預留出足夠的錢幫助這幾省恢復生產和預防洪蟲災害。但是看來這些資政大夫對李善長的解釋並不接受。畢竟兩湖、江西是江西派的根基,河北、山東是北方派的根基,在這些資政大夫心中冉有重要的個置。
不過贊同的超過與會的一半人數,提案被透過,馮國用當即宣佈資政院審議內閣對南掌宣戰案透過,然後在提案上籤下自己的名字,也請一直端坐無語的劉基簽字,而丁德興、楊思義、陶安、繆大亨等榮祿資政大夫也在上面簽字。榮祿資政大夫倒不用全部簽字,只要滿了五人即可,代表著他們認證了這份提案是合法透過的。接著馮國用又隨機找了五位投了贊同票的資政大夫簽字,然後呈遞給也一直默言無語的劉浩然跟前。
劉浩然大筆一揮,簽下自己的名字,再從身邊的國務秘書楊益言接過“大明皇帝行墮”的印奎蓋上,於是對南掌宣戰提案算是正式生效了。至於接過提奉的李善長怎麼去打,派誰去打,調多少兵去打,就不在資政大夫們考慮的範圍之內。只要你戰事不利。曠日持久,屆時資政院彈劾你內閣就走了。至於花多少錢,由於專門管錢的奉議院還沒有成立,資政院也無權去問。因此空出的窟窿你內閣自己去填,只是你誤了其它政事,資政院就照彈不誤。狐一洲。然後大聲言道!“根據程式,開始可有資政犬夫公門。
這時,丁德興站起身來開口說話了。根據《明歷十三年資政行職律》的規定,資政院議政有分門別類的制度,不再是連一般的度支稅收原理都不懂的老夫子,扛著所謂大義的旗號就敢跟你爭辯大明對關稅律法的修訂,那簡直就是雞跟鴨講,扯皮勝過議事。現在資政院一般分為軍事科、度支賦稅科、運轉科、戶政科、工商科、農牧科等十餘科,你覺得自己在某一方面擅長就申請加入某一科,且只能加入一科,要想轉科,必須滿一年之後。當然。這種加入某一科是自願的,你可以不加入,而且如果你不怕丟人也可以加入你不擅長的某一科,因為在分科討論時,你要是說的話太幼稚太不專業了會被人恥笑的,到了這個地位的人,哪個不是面子重要。
而每一科都有帶頭的召集人,升任樞密院知院,但是隻有虛位已主,實權的丁德興自然是軍事件的召集人,而軍事科就是專門負責宣戰、軍事相關立法等方面預讀和前期討論的。
丁德興畢竟是帶過兵打過大仗的名將,問出的問題非常專業,而坐在那裡回答問題的內閣成員,都指揮使徐達也是應答如流,從兩年前都指揮司就會同陸軍指揮司一起制定推演對南掌作戰的計發自然準備充分。
劉浩然被丁德興和徐達的對話驚醒了,他定神看了一眼,也不放在心上。這次對南掌作戰計劃,丁德興還參與過制定和推演,雖然現在他站在另外一個角度來諾問作戰計劃,就有點“作秀”給那些不懂軍事的資政大夫看的嫌疑。再說了,在這種場合,丁德興也不可能問得非常詳細,使得作戰計劃細節被洩露出來,就算其他“不懂事”的資政大夫提出這些“不專業”的問題。徐達也會以軍事機密為由拒絕掉。
劉浩然挪了挪坐得有點麻木的屁股,不一會又轉回到自己的思緒上來。他不擔心南掌戰事和該宣戰提案是否能在資政院透過,他一直在想著內閣上午時提交請立太子的奏章。
舊太子請辭,被封為安王,那麼大明儲君之個就虛在那裡了,自然會吸引眾人去關注。但是大家在沒有摸清皇帝陛下底細之前都不敢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