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3部分

也有三萬之眾,我們把西邊缺口堵上,反而會兵力分散。”

趙大勇一下子領悟過來,為了行動隱秘,各路兵馬不能過於龐大,所以必須兩路分合。現在西路明軍遲遲沒有出現,這五萬明軍要想全殲三萬漠北騎兵,就的確顯得有些單薄了,不如集中兵力在北邊,放出一個缺口,以疑兵迫使敵軍做出抉擇。

“我料定格哈木臺會集中兵力向北突圍。畢竟在大家固有的思維中,草原作戰,騎兵對步兵要佔據絕對優勢。現在草原上只剩下這三萬多精騎,是漠北中西部最後的希望,格哈木臺絕對不敢掉以輕心。看不到的危險才是最大的危險!”

“馮將軍,要是敵軍在我們這討不到便宜,調頭向西去怎麼辦?”趙大勇提出了自己另外一個疑惑。

“鄧將軍的三萬騎兵,按理說應該趕到了這裡,就算發生了什麼變故,也應該在此不遠處。就算他們來不及堵上缺口,我相信鄧將軍會隨機應變,做出恰當的安排。”馮國勝不在意地說道。每一路明軍都有軍情司熟悉這裡路線的情報人員帶路,就算一時迷路,在這裡來回偵查熟悉了數遍的情報人員也會很快做出反應,將部隊帶回到正路上來。

趙大勇略有所思地點點頭,他知道鄧友德也是一位有智有勇的大將,面對這種情況,他會做出最合適的對策。

“將軍,各團已經待命。”副官上前稟報道,這意味著五萬明軍隨時可以作戰了。

“全軍展開,準備迎戰,並且緩緩前壓,壓縮敵軍的活動空間!”

“是!”

不一會,早就架設好的二十門野炮全部開炮,炮彈呼嘯著落在了漠北騎兵中,開花彈爆炸飛濺出的彈片橫掃著周圍的一切,一下子就打倒了上百人。而大隊明軍也隊形一變,前面組成三排佇列的一線部隊,後面各營迅速從縱隊展開成菱形隊形,這擴大的隊形無形中將剛才還留有的空隙無形中擠得密不透風。三排一線的前隊繼續前進,各菱形隊也跟著緩緩前進,而且各隊的空間也在緩緩擴大,並顯得參錯有差。

看到這情形,格哈木臺知道,自己該做出抉擇了。

第二百一十二章 兀魯回河(四)

格哈木臺做出的抉擇與馮國勝所料的差不多。他將三萬出頭的騎兵組成兩個梯隊,最精銳驍勇的衛拉特、阿蘇特部精兵在最前沿,準備用這把尖刀從明軍隊形中撕開一個口子,然後第二梯隊的大隊人馬跟著一湧而出。只要離開這個包圍圈,這些步兵就拿他們這些騎兵沒有辦法了。

也正如馮國勝所料,格哈木臺深知這三萬餘騎兵的價值,這些人都是各部族的勇士,也是這些部族軍隊的骨幹和支柱,要是他們折在這裡,就算各部族還有青壯男丁,也只是一盤散沙,無法形成足夠的戰鬥力。所以在失去大部分貴族首領的同時,無論如何也不能再失去這些人了。

格哈木臺知道,要想突破這數萬明軍用槍炮組成的防線必須付出不小的代價,但是在他想來,自己三萬精騎要想吃掉擊敗這數萬明軍是不可能的,但是想突破一個缺口卻應該是較容易的事情。這不是偏見,而是數百年的一種慣性思維。

格哈木臺的命令引起不少將領的不解,為什麼不向沒有防守的缺口突圍,反而要迎著明軍的槍炮口去送死?

格哈木臺黑著臉反問道:“明軍難道沒有騎兵嗎?按道理說這麼大的行動他們應該有騎兵參戰,可是他們的騎兵都到哪裡去了啦?”

眾人一下子明白過來了。誰說明軍沒有騎兵?每年一次的暴雪行動就是例子。大家都是打過仗的人,明白一旦衝出缺口反而是漠北騎兵最薄弱的時刻,因為人一旦脫離危險,他首先想到的不是再去戰勝危險,而是離危險遠遠的。這個時候大隊明軍騎兵再殺出來,漠北騎兵估計鼓不起三分之一的勇氣去迎戰,只會想著如何逃命,屆時將是一場災難。而且一旦漠北騎兵分散逃走,占人數優勢的明軍可能會分隊追擊,咬著尾巴對自己窮追猛打,在草原上騎兵最大的敵人就是騎兵。

如何權衡下來,只有向北逃去,雖然需要付出一些代價,但是可以出其不意地擺脫明軍的騎兵伏擊,等他們反應過來,自己早就逃出上百里了。在草原上,數十上百里的距離足有讓追兵追之不及。

“進攻!”格哈木臺當機立斷地下令道。

看到漠北騎兵對自己發起了進攻,馮國勝不由舒了一口氣。戰場對決,除了要鬥智鬥勇之外,有時候還要堵上一把。馮國勝針對漠北騎兵統領主將格哈木臺的性格和現在他所處的環境設下疑雲和圈套,但是在敵人中計之時,一切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