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部分

後來,麥喬治·邦迪剛直截了當地評論道,當人們的手被反捆著的時候,他卻能用槍和刀來進行自殺,這似乎是異乎尋常的。

總統堅信,在為越南服務了二十年之後,吳庭豔的影響決不會與他的死亡一起消失。這一判斷似乎與毛澤東的說法有不謀而合之處。在一九六五年早期,他與記者埃德加· 斯諾談話時曾提到,美國人已不再關心吳庭豔了。他又繼續說道,胡志明和他(毛)都認為,吳庭豔並不是如此之壞。他說,在他被謀殺之後,天下難道就變得太平無事了嗎?我們還無法得知毛對吳庭豔評價的全部細節,不知道他對吳庭豔在越南歷史發展中所起作用的全部看法,這隻能有待於中國和越南開放他的檔案。這一評論引起人們的許多疑問。

吳庭豔之死引起了約翰·F·肯尼迪總統的震動,但問題還不僅於此。回顧往事,從當時來看,最令人心焦的事情是:我們正面對著一個政治上形成真空的南越,並且,我們也失去了按照美國的目標來推進事物程序的基礎。

吳庭豔之死並未結束越南政局中深刻的分歧。在一次避重就輕報告的傑作中,小亨利·卡伯特·洛奇於十一月四日告訴華盛頓,似乎有某些分歧存在於我們與你們之間,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