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部分

突然襲擊方式,殺死仇敵,完成“血親復仇”後即迅速

退走。二是在公開進行戰鬥時,把老人、婦女、兒童安置在林邊,鬥士手持

武器衝上去,發出可怕的喊聲,每人找自己的仇敵廝殺,當敵方有兩三個倒

下,長老們便宣佈糾紛結束,停止戰鬥,恢復和平。

實際上,有些戰爭是敵對雙方相互爭吵而已。部落和部落間的戰爭比部

落內部胞族間的戰爭要少得多了,武裝衝突多是在胞族間和氏族間發生。戰

爭期間調解是一項重要任務,且是危險的任務,調解的使節,往往派婦女去

充當,因為婦女很少有被殺死的可能。戰爭結束之後就轉為像往初一樣的和

平,真可謂“化干戈為玉帛”。

部落間的關係除戰爭和平之外,還表現為使節彼此往還,這多是在部落

間關係友好相處時。部落間經常派使節出使到友好的部落去,或去邀請對方

派使節來參加重大儀式活動,或傳遞資訊,或去應邀參如對方的重大慶祝活

動或儀式。除了這些外,還有一些外交活動,如給本部落某人到外部落娶一

婦女,此即“婚姻外交”。又如派一男孩到外部落去“留學”,學習外部落

的語言、風俗和傳統,這樣在發生武裝衝突時以便充當和平使者。

來往於部落間的使節多是一些專門搞外交的部落成員,但有些使節,尤

其在武裝衝突時,是派婦女充當。使節和尋常人不同,有標記在身。標記往

往是身上的一些裝飾品,以便通行無阻。澳洲黑人社會習俗中也有“不斬來

使”的規則,並嚴格執行。

使節的標記因出使任務而異。如使者出使任務是邀請對方參加科羅博裡

舞,則使者飾以男子護胸,纏頭巾和帶小鼻棍;如使者是為召集隊伍打仗,

則要手持投槍;如是召集隊伍決鬥,則手持盾牌。如使者出使任務邀請他部

落的使者參加成人禮,則他要手拿響板、飛去來器和盾牌;如是報喪,則使

者臉上從每隻眼睛往下畫白線條。但是,使節出使最通常的標誌是使節杖。

第四節塔斯馬尼亞人的原始社會

一、社會生產與生活方式

塔斯馬尼亞人的來源不同於澳洲大陸的黑人問題,但從文化上和社會發

展階段上看,他們卻是雷同的。

塔斯馬尼亞人,從其生產工具和其生產水平言,處於新石器時代時期。

生產工具幾乎完全是石器製造的,既有打製的,亦有磨製的,通常是用石頭

砸碎岩石,再從碎片中尋找鋒利者使用,他們用石器把矛和狼牙棒刮平削尖。

以石制工具技藝言,已達到新石器時代初期水平。

從語言上看,塔斯馬尼亞人尚無反映各種不同石器工具的名詞,這說明

石器工具尚未分工,是通用的。實際上亦如此,例如用同樣的石器剝出袋鼠

和其他動物的內臟,同時用來切肉和在樹上砍挖凹槽,刮平或削尖矛和狼牙

棒,亦用此類石器,甚至婦女用同樣的石器剃髮、掘土和赭石。

塔斯馬尼亞人的工具種類極少,僅有石斧、狼牙棒和矛。據研究塔斯馬

尼亞歷史的專家巴爾福考證,在塔斯馬尼亞發現的石斧中,有些是從澳洲大

陸傳入的。

塔斯馬尼亞人沒骨制工具,但有自然貝殼作飲料用的容器,這種貝殼上

無任何加工的痕跡。他們沒有飛去來器,只有兩頭削尖並可旋轉的矛槍。

塔斯馬尼亞人的矛和狼牙棒既是狩獵工具,又是用於戰鬥的武器。他們

的社會經濟主要部門是狩獵業和採集業,這雷同於澳洲大陸黑人的社會經濟

狀況。

採集業亦主要是由婦女進行。塔斯馬尼亞氣候適中,雨量充沛,植被繁

茂,可採集物很多,如蘑菇、野果、鳥蛋、塊根、幼蟲、海菜和軟體動物,

等等。

他們分配的原則是,凡參加狩獵和採集的人都參加分配,利餘部分分給

其他社會成員。顯然,這是原始共產主義的分配製度。塔斯馬尼亞人的生活

狀況是和他們的社會生產狀況和所處的新石器時代早期相適應的。

塔斯馬尼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