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染紅。所以,筒瓶在清初的時候,這層社會學含義在社會上迅速推廣,非常受關注,受歡迎,數量比較多。
我們看電視劇,有一回大家給乾隆送禮,紀曉嵐拿了一個桶,桶裡面裝的全是咱們吃的姜,裝得滿滿的,堆成山形。大家不解,問:〃這是什麼意思呢?〃紀曉嵐說:〃江山一統(姜山一桶)!〃 紀曉嵐很聰明,既拍了乾隆的馬屁,又省了錢。筒瓶這麼有名,很多人收藏起來就知道有這麼一個有名的東西。
我有一個朋友,電話裡跟我說:〃我買了一個筒瓶,特好。〃我問:〃畫的什麼啊?〃他說:〃畫的全是刀馬人。〃我一聽,對,因為當時很多筒瓶畫刀馬人,就是一些騎馬打仗的畫片。我說:〃你能肯定那個東西是清初的嗎?〃他說:〃根據我所學的知識,那東西一定是清初的。〃然後他就買了,興高采烈地抱來給我瞧。
他一進屋,我就樂了。我說:〃您這筒瓶可真是筒瓶啊,上下一般粗。〃 他那是帽筒。清代晚期以後,帽筒盛行,都是直的。他學的知識非常不紮實,印象中反正是直筒子的都叫筒瓶,結果買回一個帽筒。帽筒跟筒瓶有天壤之別,我們注意看,筒瓶的口部並不是直的,而是有一個收口。他這〃筒瓶〃上下一般粗,倒著看和正著看,都是一樣的。所以我就覺得,學習收藏是件認真的事,來不得半點兒馬虎。過去就講,怕就怕〃認真〃二字,你不認真,肯定要受到不認真的懲罰。
【康熙青花】
順治以後就是康熙,我們首先要對康熙皇帝有個簡單的瞭解。康熙皇帝是八齡踐祚,十六歲親政。16歲的一個孩子,今天從法律上講,還不是一個具有完全行為能力的人,不能負完全的行為責任。但16歲的康熙,在當時資訊傳達那麼不通暢的情況下,要統治一個有一億多人口的國家,得有多難。
康熙特別喜歡科學,數學、天文、水利,他都非常喜歡。康熙皇帝說起來是中國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除了他的孫子可以跟他比,別人都不能跟他比,在位六十一年。康熙也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明主,後人對他的評價非常高。他幹了很多大事,比如殺鰲拜、平定三藩、收復臺灣、簽訂《尼布楚條約》,都是他的功勞。當時我國邊境不停地被俄國騷擾,為什麼後來簽訂《尼布楚條約》?康熙的態度非常明確:我的土地一寸都不能丟!他御駕親征,跟俄國人一通幹,把俄國軍隊打得落花流水。俄國人就說:〃從來沒見過這麼兇的人,怎麼這麼拼命啊?得了,跟你籤條約吧。〃於是,中俄就簽訂了《尼布楚條約》。《尼布楚條約》是幾百年以來,中國簽訂的最公平的條約,在《尼布楚條約》的限制下,隨後的一百多年,中國跟俄國的邊境沒有發生過任何問題。康熙二十三年時,是歷史上中國版圖最大的時期。那時的中國版圖呈桑葉狀,今天是一隻公雞的形狀。
康熙把國家治理得井井有條,同時,也把瓷器生產治理得井井有條。早期的康熙青花是官民不分,後期逐漸形成定式,官窯的形式就受到了限制。官窯跟民窯不一樣,民窯都是老百姓的事,自己想怎麼燒就怎麼燒,怎麼能賣得好怎麼燒。官窯不行,官窯要由官方定一個制式,必須按照這個制式燒出來'TXT小說下載:dusuu'。比如康熙晚期的龍鳳紋就非常規範了,一看就是這個時期的瓷器,龍的身子怎麼彎,須畫多長,基本上都成了定式。民窯瓷器很多反映百姓生活的追求,而官窯中反映百姓生活的就逐漸減少了。
康熙二十幾年的時候,康熙皇帝親自頒佈聖旨,讓大臣畫《耕織圖》、《棉花圖》。耕,指吃,種糧食要吃;織,指穿,棉花的生產是保證當時每個中國人都能穿暖的一件重要事情。如今對棉花的認知比較低,今天有很多保暖辦法,比如有羽絨、化纖,當時沒有,所有人保暖都要靠棉花,所以棉花是關乎國計民生的重要物資。吃、穿是我們生活中最大的兩件事,所以皇上鼓勵百姓安居樂業,男耕女織。康熙當時身體力行。在先農壇,皇上有一畝三分地。我們老說一句話,誰有〃一畝三分地〃,就是這麼來的。先農壇有一畝三分地,是皇上的,他每年都要身體力行地去耕種。當然,這種耕種是象徵意義的,你不能指望皇上天天搭一個窩棚,看一年,這不可能。
康熙時期的瓷器紋飾受到了社會橫向的很多影響,我說過,它的人物紋很多故事情節受版畫的影響;它的翎毛走獸、花鳥魚蟲,都受到當時社會勃勃生機的影響。所以這些動物紋的形態也都有勃勃生機。比如麒麟紋,在整個明朝晚期到康熙時期,一百多年,瓷器上的麒麟是由臥到坐到站,這麼一個過程。明朝中晚期的麒麟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