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濤兩世都不是什麼江海邊長大的人,甚至兩世也從沒有真正見識過大海的波瀾壯闊。
但衛濤卻知道,就算連後世也常常是有海難,更不用說這個時候,一旦船隻傾覆,恐怕幾乎無有生機。
“諾!以此而練兵,恐怕其中所耗不小,十成練軍恐怕只能剩餘三四成。其二欲行江海須以建大船,北方固然不是無此能工巧匠,但豈是能及江南之地?而且建船所費巨大,除非以冀州一地支撐,不然恐怕就只能如袁紹那般行不擇手段之事也!其三,若是將軍果是欲建水軍,非是我等妄自菲薄,恐怕單以我與文則,此事斷不可行。”
潘璋和于禁都是有傲氣的人,輕易不會說自己無能為力。
但衛濤目光緩緩掃過,已經是發現潘璋所言,于禁也沒有絲毫反對的意思,顯然在於禁看來,單單以兩人的確是難以勝任。
“其他兩條先是不言,最後一條我到時候會以公瑾主持此事,以公瑾之能,任此當是無礙。”
潘璋所言的三條皆是極為難為,尤其是第一條,衛濤卻是明白他的意思。
潘璋的意思單單就是練兵,十個水軍之中恐怕就有六七個人要葬身於大海之中。
這可是練兵,不是行軍打仗,尋常練兵有受不了苦成為逃兵的,可除非是不斷體罰,而且糧食不足,不然斷斷沒有練兵練死人的。
但如此也可見其事之兇險。
只不過衛濤這個時候卻是感覺到潘璋話中有話,潘璋為人雖有些貪鄙,但卻稱得上有勇有謀,不會不知道衛濤對於周瑜的信任。
“周軍師文武雙全,統帥軍隊的本事我潘璋也是佩服得很,若是以之統領水軍,定少有人能及。但軍師是為一軍之統帥,統定大局,臨陣衝鋒還要我等。而且平日練兵,更需精通水戰之人才是可行。”
潘璋乃是周瑜親下江南引薦回來,對於周瑜的本事自然比他人更是瞭解,但正因如此,潘璋也不像他人一般盲目認為只要有周瑜在便可行。
“此言有理!”
幷州軍雖然歸衛濤統領,但具體的練兵事項還多是由各個將領負責,衛濤自然能夠明白潘璋的意思。
“似乎文珪有解決之道。”
“啟稟主公,上一次我在得遇周軍師也曾隨軍師在江南一行。卻是知曉有一人極為有勇力,精通水戰之術,縱橫長江之上如履平地。縱然海路更為兇險,但主公若得此人,練成水軍之成算幾可翻倍!”
潘璋再是向前,一拱手而道,不得不說到了幷州軍之後,潘璋的傲氣漸漸有些收斂,若是初來之時,縱然會是推舉他人,但語氣絕不似這般推崇。
“哦?果有此人?既如此公瑾何不為我謀?”
但即便如此也足以引起衛濤的好奇心。
“啟稟主公,當時軍師已經是為主公招攬其人,但主公治下,無有水道,其人恐自身無用武之地,便此謝絕。”
潘璋當即為周瑜辨說道。
“而且其人出身不好,曾經為賊,號稱‘錦帆賊’,如今那人正屬荊州劉表部屬黃祖麾下將領,可惜其人根本不得所用也!”
“哦?那人姓甚名誰?”
衛濤心中頓時頗為興奮,已經有所猜知。
“啟稟主公,那人名甘寧,表字興霸也。”(未完待續。。)
第一百九十九章 平分秋毫
甘寧,字興霸,巴郡臨江人,祖籍荊州南陽郡;少年有力,讀諸子,好遊俠。
其曾聚合一夥眾成群結隊,攜弓帶箭,頭插鳥羽,身佩鈴鐺,時人一聞鈴響便知甘寧到矣,因此時人以“錦帆賊”呼之。
而後率眾八百健兒依劉表,因居南陽,不見進用,後又轉託友人蘇飛以投黃祖,可惜黃祖又以凡人畜之,依舊不得其用。
一直到其後歸於東吳之後才是得以重用,乃東吳名將也。
如今親耳聽到潘璋所言確實是甘寧,衛濤也不由得一陣感嘆。
想不到周瑜看中的人竟然是甘寧,看來當時周瑜的那一次南下的確是收穫頗豐。
從潘璋的口中,衛濤已經是得知,對於周瑜,那甘寧也是頗為佩服,自然,對於衛濤這周瑜的主公也同樣是心生好奇。
只可惜甘寧雖然不受劉表、黃祖重用,但昔日為‘錦帆賊’之時,那些兄弟如今皆為其部屬,共有八百人,當時甘寧是帶著八百兄弟投靠,而後那八百錦帆賊也是其本部部屬。
之所以拒絕周瑜之請還是與此有關。
卻原來,甘寧有勇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