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1部分

帶“歧視性”的言論,我只有反擊: “在內地捐贈善款、數額超過曾憲淬的,雖有大把,可所捐善款,與 所擁有資產的比例,曾憲梓大概要數第一!你們為什麼沒有看到這點?憑 這點,曾憲梓就該譽滿內地!還有,就按你們所說,金利來是低檔產品, 但出口低檔產品的公司,未必就信譽不佳、經營不善。美國的麥當勞連鎖 集團,經營的是最低檔、最廉價的快餐,而該集團,不僅在美國,在全球 也是信譽最佳、市值最昂的快餐集團!” 他們沉默一會,一位先生表示贊同我的觀點;一位先生保持中立,認 為寫不寫都無傷大雅;還有一位先生說曾憲梓不值在此,我仍衷心感謝3位 在港的同仁,他們為這部書的框架、構想,提了很多中肯而富有建議性的 意見。我們只是在曾憲梓的問題上分歧較大。 讀者看到此章為止,對本書興許會有個大致的概念,作者記人記事, 並非以財富的多寡為標準。如上一章介紹的劉文漢,他的意義不在他透過 假髮業賺取了多少錢,而在他領導了產業界的一次革命。 筆者對曾憲梓的態度亦是如此。曾憲梓及金利來,在內地名聲赫赫。 本書的讀者主要在內地,故覺得有必要為曾氏“載上一筆”。最近,曾憲梓 被任命為香港特別行政區頂委會核心成員;在未來的歲月,曾氏不一定就 能成為頂尖級的富豪,但他在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影響將會增大。 但願不會落下“趨炎附勢”之嫌,筆者力圖保持客觀。 家產之爭 1934年,曾憲梓出生在梅縣抉大區珊全村的華僑家庭。梅縣在粵北,

… 頁面 157…

自古就是廣東的貧困地區。只緣貧困,無舟揖之便的梅州人赴海外謀生, 與沿海及珠江三角洲的人一樣興盛。 曾憲梓的父親和叔父,在20年代未赴泰做小生意。曾憲梓4歲那年,父 親病逝,留下的兩間百貨商店,交他弟弟打理。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 侵佔泰國,曾家在泰國的財產被搜掠殆盡。戰後,曾憲梓叔父收拾殘局, 一切從頭開始,生意漸漸步入佳境。 曾憲梓跟隨母親,一直生活在梅縣鄉下,小小年紀,就放牛、抬柴、 插秧、割稻。艱苦的生活,磨練了曾憲梓不屈的性格。 解放後,曾憲梓靠助學金就讀於梅州中學。畢業時,又以優異的成績 考入中山大學生物系。畢業後,分配到廣東省農科院生化實驗室工作。 曾憲梓的哥哥在泰國,他認為父親的遺產只是交叔父管理,故要求收 回父親的那份遺產,常與叔父爆發衝突,雙方的關係很僵。 哥哥深感勢單力薄,多次來信催促曾憲梓赴泰,聯手向叔父索回父親 的遺產。1963年5月,曾憲梓同母親經香港赴泰。 在香港一滯留,就是整整一年。 那時泰國政府對中國抱敵對態度。入境泰國、需持臺灣當局的護照, 在香港辦簽證,折騰了一年。在港期間,曾憲梓幫哥哥採購領帶,寄往泰 國的哥哥處銷售。為採購領帶,曾氏跑了多家領帶廠,跟廠方關係不錯。 耳濡目染,曾氏無意間熟悉了須帶製作的整個過程。大概是老天的有意安 排,曾氏與領帶結下不解之緣。 來到泰國,曾憲梓與母親住在哥哥家,哥哥迫不及待拉弟弟去向叔父 討個公道。曾憲梓是一介書生,拉不下這個面子。他不久瞭解到,叔父並 不算“鯨吞”他家的遺產。日治期間,曾家幾乎一貧如洗,叔父差不多是 白手起家,慘淡經營20餘載,才有今天的規模。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曾憲 梓不想得到父親的蔭庇,作為後代,應像父輩那樣艱苦創業。 曾憲梓無意與叔父爭奪遺產,他把精力投入到領帶製作上,做出的領 帶,交哥哥的店零售。1966年,其妻黃麗群帶三個兒子來泰國。曾憲梓為 未來的生計發愁,加上泰國氣候炎熱,他又不懂泰語與潮州話 (旅泰華僑 多為潮汕人),便萌生出回港發展的念頭。 1968年,曾憲梓帶母親、妻子、兒子回香港。曾憲梓回憶道,由於他 主動放棄繼承遺產,“叔父對我很好,在我返港前,他有心照顧我,拿一幅 英國絨布給我做領帶,讓我賺一點盤纏,我給他做了60打,共收款約900元 港幣。不過,他卻給我 1萬港元,但我的性格是無功不受祿,堅持只收取900港元,餘下的全 都還給他。” 含辛茹苦 曾氏一家到達香港,寄居在阿姑家裡。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