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場,坐家中便能一睹駿馬飛馳的精彩場面。 馬文化為賽馬賭馬狂潮推波助瀾。 入場券收費,1890年至戰前,大眾棚每位1港元。那時,先施百貨公司 店員月薪才6港元,1港元的入場券,對升斗小民來說,是一筆昂貴的費用, 戰時,通貨膨脹達10倍,戰後普通員工月薪有數十至100港元,公眾棚每位 3港元,就不算貴了。 1951年,馬會改建大廈及看臺,後又配置電子計算機,公眾棚改力5港 元,後又增至10港元。但這一時期,普通員工的月薪,由幾百逐漸漲為上 千。相比下,入場券更是小數。草根黎民欲入場觀馬賭馬,不再為這點錢 計較。 馬迷下計較錢,卻計較時間。不少馬迷因工作性質、路途遙遠 (尤住 在新界、離島者)等原因,不能親自赴港島跑馬地入場賭馬,甚感遺憾。 在香港,只要有求,必定有應。於是,就有人在外圍設檔賭馬。檔主 或是黑幫人士,或為黑幫所控,均是財大氣粗者。檔主即莊家,與馬迷尤 其是大豪客對賭。也有檔主代向馬會投注,輸了則由馬會賠錢。馬檔多設 在陋巷或偏僻鄉鎮,以防警方清掃。 外圍賭馬直接影響馬會投注,警方當然會全力掃蕩,總是清掃不淨, 死而復燃。1973年,馬會以賭制賭,在外圍設立投注站,並增設投注形式, 投注站遍及港九新界各區。 1973年,賽馬實現職業化。後來不斷添置裝置,最引人注目的是巨型 電子幕牆顯示器,馬迷所需的資訊,上面隨時反映,一目瞭然。同時在九 龍沙田興建一座現代比賽馬場,於1978年啟用。香港賽馬場進入世界先進 行列,實現了職業化、電子化、企業化、多樣化。 香港的馬季,從頭年中秋節前,一直到次年端午節前後,暑大停賽。 馬季賽馬,跑馬地與沙田兩處賽馬場交替進行,賽馬場喧聲震大,馬迷如 癲如狂。外圍賭馬者,或守在電視機旁,或聽袖珍收音機,亦如醉如痴, 狂喜懊喪,一覽無餘。 賭馬賭智賭運,一旦中頭彩,即成暴富。善良且嗜財的馬迷怎會料到, 一匹明明看好的良駒,卻馬伕前蹄?是眼力不準,還是賭運太劣?緣何發 生這麼大的誤差? 毒馬造馬 先談毒馬案。
… 頁面 107…
外圍賭馬,在官辦投注站設立前盛極一時。場內賭馬,無論哪匹馬輸 贏,馬會所獲的佣金總是固定的,即力總投注額的7。4%。外圍賭馬則不同, 檔主是莊家,馬的輸贏,與莊家的盈虧有直接關係。如果眾賭客投注的那 匹馬中了頭馬,莊家就要大出血。規律是:賭客贏,莊家輸;莊家勝,賭 客敗。 對場內賭馬者來說,馬的輸贏,與他們的輸贏也有直接關係。獎金總 額比例不變,但是誰贏誰輸,就要看各人的眼力和手氣。 60年代投注“貼士”(指南)一紙風行,通常馬迷要買一份以至數份馬 經報紙,再根據馬評家提供的貼士投注。只要是眾貼士看好的熱門馬,十 投九中。 然而好景不常,馬評專家馬失前蹄,屢側屢誤,勝出者反而是眾專家 冷落的冷門馬,按貼士投注的馬迷紛紛落馬,叫苦連天,致使貼士信譽一 落千丈。 賽場上,一些連創佳績的良駒,臨陣出現疲態,降為劣馬;而一些平 時賽績平平的馬,卻鬥志昂揚,風馳電掣,一馬當先後來竟發展到“大熱 必倒灶,場場皆爆冷”的奇怪現象。馬迷怨聲載道,乾指馬評家;馬評家 有苦難言,只得指責馬會管理不善。 馬會疑竇叢生,聯合警方明查暗訪,至70年代,終於破獲毒馬案,真 相大白。 原來有兩幫毒馬集團,分別為不同的莊家所控。他們各自下毒,物件 皆是行家與馬迷看好的熱門馬,毒量有所控制,使馬慢性中毒發作,陷於 疲態,落於敗績。這樣,莊家就能穩操勝券,屢賭屢贏。據查,單在1969 至1970年的馬季中,兩幫集團先後對53匹良馬下毒手。 “走多夜路總會遇到鬼”,有一次,兩幫人幾乎同時對一匹名為瑞士小 姐的馬下毒,瑞士小姐雙重中毒,賽時疲憊不堪,賽後兩日便暴斃。獸醫 驗屍,證實此馬死於砒霜中毒。警方未打草驚蛇,嚴密監視。兩幫毒馬集 團見毒死馬匹,從此聯合起來,合成一股,依然對馬匹投毒。 1970年11月,中央裁判署審訊馬伕張勇華、陳鴻明,無牌醫生鄧輔民, 茶樓夥計林旺輝。 1971年2月,警方拘捕騎師彭利來、馬伕秦禮權。彭利來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