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3部分

軍士橫掃山西鎮,大同等地,當地匪患為之一清。雖說該地的守備與知州都知道是鎮西軍所為,但是鎮西軍沒有割首級報功,只是不斷的運回錢糧。

既然鎮北將軍不屑這些功勞,那自己境內多如牛毛的匪徒既然盡數沒了,治下恢復清明,他們理所當然將之列為自己的政績之一。

這幾個月的剿匪收穫,易飛還是滿意的,四個方面犁莛掃穴,不斷掃滅匪寨,各部所報,都是繳獲豐厚。尤其是原平縣葛家嶺一地,便是得銀三萬六千三百多兩,米糧二萬七千三百多石,騾馬兩百多頭,豬羊三百多頭。

至於白虎軍南下忻州,更是獲利豐厚,只是白虎軍一部所得。便已經達到驚人的六萬三千餘兩銀,米糧四萬五千餘石!騾馬七百四百多匹,豬羊六百多頭。

而青龍營,玄武營、朱雀營三營在外兩個多月,也是獲利極多,共繳獲得銀一十三萬四千五百餘兩,米糧七萬五千三百多石,騾馬二千四百多匹,豬羊一千八百多頭。

易飛的規矩是拿出繳獲的三成分賞,大軍回來後他立時論功行賞,共有六萬多兩銀子賞出去,四營軍士近萬人。幾乎人人都有分賞,全軍上下歡天喜地。

眼見就要夏收了,收穫的糧米加上這些分賞的銀子,這近萬新軍連帶家庭,己經可以自己養活自己,擺脫了靠易飛救濟的生活,甩了一個大包袱。

第274章夏收

崇禎十年六月,終於到了一年夏糧收穫的季節。除了鎮西衛與安東屯衛,由於兩衛在易飛不惜血本的大力支援打造灌井,這兩衛雖然也是旱災嚴重,但是糧食產量卻是並沒有減少多少。

而平虜衛,振武衛這兩個衛所就差的多了,因為這兩衛都不是以屯田為主的衛所。因此,在易飛集中力量於安東屯衛時,兩衛的水利設施自然是十分的差強人意。更兼今年旱情嚴重,不論是軍戶還是民戶,今年田地的出產都比往年少了許多,往年到了這個時候,各地就是一片唉聲嘆氣,官府催科嚴厲,百姓又要開始逃亡了。

這並非開玩笑之事,事實上。在接近六月時,周邊許多百姓自覺無力承擔田賦。從五月中開始,便有整村的百姓開始收拾包裹,不斷的向著易飛治下而來。

不過兩衛雖然也是受災較重,但是人心卻是十分安定。今年兩衛田糧免除,就算收穫少,田地所得卻盡歸自己,收起的麥糧基本可以餬口,各人新開墾的田地又半稅三年,想必從明年開始,百姓軍民就可以吃飽飯了。

雖然易飛收取的田賦比較重,是遠於朝廷所收的田賦一斗的兩倍,但是卻勝在沒有其他攤派和火耗之類,相比之下,卻是比往年要輕鬆的多了。因此,這些時日,四衛內外到處是讚歎鎮北將軍仁德的聲音。

此時,外出剿匪的四營新軍也大半還未回返。但是易飛也是早已經預料到這種情況,這些時日來,也是不斷的收攏流民,擇起精壯者組建收割隊。

這些收割隊也是奔赴各地新兵家中,幫助他們家小收割莊稼,每日管吃飽喝足,甚至是隻要一人幹活,那全家都可受到賑濟。而這些報酬,都是由易飛支付,因此也是皆大歡喜。

這樣以工代賑,既免除了外出新兵們的後顧之憂,也是避免餓死人的情況發生。然後再經過押解繳獲物資回來的軍士們將訊息帶回去,這樣也是將軍心安定下來,專心在外作戰,不會引起譁變。

如今的財政司周鴻泊也是越發的精神了,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看著庫房之中的錢糧一天天的增多,這也是讓他的壓力一下子減輕了大半。雖然大多時候他都是左手進右手出,但是補充卻是遠遠大於消耗,這些天來庫房也是漸漸的豐滿起來。

更可喜的是,鎮西衛和安東屯衛的豐收也是意味著,不久之後,還會有大批的田賦收上來。兩衛治下,二百多萬畝田地,以每畝地二斗的田賦,田賦也是能夠達到驚人的近五十萬石糧!

有了如此多的糧食,就算消耗再大,都是底氣十足!而且還有亢源中這個大糧商在,足以支援到來年夏糧收穫季節,基本上不會再有缺糧之憂。

而且這種形勢再發展個數年,府庫就真的實現谷糧滿倉!再現盛世時期才有的景象。但是高興的心情並沒有持續多久,讓他心情惡劣的事情也出來了。如同每一個守財奴一般,對於馬上就要到來的向上頭繳納夏糧屯糧一事,發自心底的不爽。

時間一天天的過去,四衛之內的收穫夏糧也是慢慢接近尾聲。軍戶百姓們也是自發的陸續開始交納田賦,先是交於保長,再由保長積齊之後再起運至甲長處。

甲長再組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