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部分

姆旁謁芰喜忌希��竊諍穎呱⒉劍�醬逭�嫌喂洌�乇鶚切∈髁擲錚�背4�此�塹幕渡�τ鎩!�

1989年,我在北京學習,同班幾個雲南來的學員,都告訴我,“蹉跎村”成了昆明人自發去的最為踴躍的一個小小旅遊點。去得最多的,是一對對青年男女,他們時常雙雙騎著腳踏車,一呆就是一整天。

1994年,一個下海經商積累了點資本的老知青肖培榮,也看中了這塊地方。他投資四百萬元,沿著小河邊的荒坡,修建了一排二層樓的鄉間別墅,別墅裡的客房一律裝修成賓館式樣,還有餐廳。小河上架起了橋,河畔小路鋪設了石子。穿過別墅區,沿著彎彎拐拐的小路,就能走進鬱鬱蔥蔥的樹林子。

別墅區正式對外打出了“蹉跎歲月度假村”的牌子。

千萬別以為配備了現代化設施,就是蹉跎村的特色了。

蹉跎度假村主要的特色,在於別墅區旁邊,還建起了一座知青紀念館。紀念館門口書著兩行紅字對聯。紀念館櫥窗內的陳設,全是當年的知識青年捐獻的實物:有上山下鄉通知書,有和通知書一起發的乘車證,有紅袖章,毛主席像,還有當年知青們用的搪瓷碗、筷子、軍用水壺、草帽,有插隊落戶時的勞動工具,鋤頭、鐮刀、扁擔、水桶、竹篾籮筐,和一盞盞知青們自制的小油燈。當然少不了很多陳舊的黑白照片,學習過的毛澤東選集,各式開本的毛主席語錄,最為難能可貴的,這裡還有當年知識青年記的日記,畫的素描。

我一一看過去,翻閱著到過這裡的老知青們寫下的隨想錄和感慨萬千的語錄,驚訝地發現,這些對於逝去的蹉跎歲月充滿感情的老知青,寫下的一段段話不但帶著思辨、帶著反省,還帶著人生的感悟和哲理。不少人還為辦好這個紀念館、這個度假村主動捐了錢,少的五十、一百,多的八百、一千,看了不得不使人動容。

不過促使我下決心再訪蹉跎村的,不是想去回憶往事,也不是想到那裡再去獲取什麼靈感。而是雲南省的同志告訴我,由昆明通往石林的高速公路正在拓寬,蹉跎度假村也在拓寬的範圍之內,即使像小樹林、古石橋沒劃在拓寬的路面中,其周圍的三千畝土地,也被統一規劃成一片景區了。

二十年的蹉跎村(2)

換句話說,我若是明年再來雲南,就見不到蹉跎度假村了。同行的雲南電視臺小彭望著我說:“看著以你的長篇小說書名和電視連續劇命名的度假村從眼前消失,葉老師,你有沒有一點傷感?”

我笑了。

二十年的蹉跎村,已經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正如我們已經進入了新的世紀、新的千年一樣,蹉跎歲月那一頁歷史,已經翻過去了。從這一意義上來說,我應該為蹉跎村的消失而高興。

但願我們的歲月不再蹉跎。

但願蹉跎歲月永遠成為我們的歷史。

(2002年8月)

第二部分

巧合

龍虎山之奇,在於三絕。一絕為融合了道教天師派文化的道都仙府;二絕系發源於福建光澤縣犬源官山的瀘溪河,逶迤飄落,碧水環繞丹霞地貌的座座山峰;三絕是最為引人的崖墓群落。

崖墓葬,也稱懸棺葬,即是將棺槨懸於陡峭的山崖上,所選的山崖勢必險峻難行,刀削斧劈一般。在我插隊的貴州岑鞏一帶,也曾見過。只是較為分散。起始於春秋戰國時期的龍

虎山岩墓群,卻相對集中,多達百餘座。其文物之珍貴,位置之險要,造型之獨特,均為世所罕見。從墓中發掘出來的紡織機、絲織品、十三絃琴、陶器等等文物,為歷史學、考古學、民族學、特別是龍虎山本身的歷史研究,提供了豐富的歷史資料。

但是,望著崖壁光滑少草木,今人利用現代化工具也難以攀援的巖洞,人們怎麼也想像不出,我們的古人是如何將懸棺放進洞穴中去的。於是乎,自古以來,瀘溪河畔就流傳著這麼一個民間傳說:古時,龍虎山下有個心術不正的棺材老闆,因其劣跡斑斑,觸怒了神仙。天神伺機要懲罰他。有一次,老闆把幾十口棺木裝在船上,沿著瀘溪河順流而下,運往外地去販賣。一路之上,只見河灘呈白、遇潭現綠,兩岸茂林修竹,河水清澈純淨。正走得順暢,忽見河上狂風大作,把黑心老闆船上的數十口棺木全都刮進了懸崖上的巖洞中。所以,多少年來,這一片崖墓一直被稱為“仙棺巖”。

到了改革開放的今天,人們當然再也不會相信巖棺是大風吹上去的了。隨著旅遊事業的發展,龍虎山景區綜合了專家的考察意見,懸賞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