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部分

著這個糊塗勁,又晃上了鑽拳。

注意,形意拳因為小動作多,所以練時越是一招一式越長功夫,而象形術不是一招一式的,晃法的三個動作是一個動態,鑽拳、虎撲、虎託都含在這一個動態裡。可以說它就是一個虎撲,只不過虎撲的起手勢遊移了點,可以說它就是一個鑽拳,只不過鑽拳的落勢有點託泥帶水,可以說它是虎託,只不過託得有點不著邊際。說它什麼都不對,勉強稱為晃法。

以上講的是拳法,拳的根本是“舌頂上鄂,提肛,氣降丹田”,沒有這個,練拳等於瞎跑趟,較上丹田有立竿見影之效,動手能增兩百斤力氣,不較丹田,比武要尋思怎麼動勁,而較上丹田,不知不覺就動上了勁。

練拳有練悚了的,一練拳就害怕,這是不較丹田的緣故,練得自己中氣不足,憑空消耗。較丹田還能治病,我五十幾歲得重病,兩個月低燒,渾身疼,就較丹田來止痛,跟抽鴉片一樣上癮,哪裡痛就自然地調節上哪。

但手電筒不能總開著,丹田也不能總較著,該關就關。練拳是靈活的事,自己照顧自己。尚師不站樁不推手,身子一動,劈、崩、鑽、炮、橫就有了。我向薛顛習武后,將薛顛教的都向尚師做了彙報。尚師聽了我學的樁法,就說:“站完樁練練熊形合頁掌,有好處。”

合頁就是門開合的鐵片子,這個熊形的動作就是兩手在腦門前來回蕩悠,忽然向左右撐出去再縮回來,繼續蕩悠。站樁孕育有開合力,這個熊形能把站樁修得的功夫啟發出來。

尚師有言“全會則精”,全都會了,自然就精明,精明瞭,隨便練點什麼就全都練上了。不能融會貫通,就練不了形意拳,對於修習形意的人,象形術是個啟發。

象形術的拳架沒形意拳精細,它就給出個大的動態趨勢,該練什麼自己玩去。這個基本的動態,《象形術》一書中畫得很明白,至於它所引發的變化,就沒法一一畫了,否則讀者無所適從,反而不利於自學,所以它的拳架一定是簡單得不能再簡單。

薛顛寫書就是希望不會武的讀者也能夠自學,強國強種。可惜,我覺得練形意拳人有可能自學成功,而沒練過形意拳的人便不好說了。

不管這個理想能否實現,先明白薛顛寫書是這麼個心意。

【註釋:】

『①申萬林是河北省人,曾經學藝在少林寺,學得通背拳、劈掛拳、戳腳翻子拳、少林拳、鷹爪拳、太極拳、形意拳等,有“全拳王”之譽,後在朝廷做武術教習。1900年,八國聯軍打進北京,清政府滿足其要求,組建了鎮壓天津老龍頭火車站“單刀李”李存義及弟子的“華捕隊”,把申萬林編入其中。申萬林悉知此事後,為了形意同門情誼,辭官而去,經寧河縣商人高長波介紹,來寧河縣蘆臺鎮教習形意拳術,弟子眾多。

②以一品官爵而論,金祿也許是榮祿之誤,或是榮祿另名?此事待考。

容祿(1836~1903)字仲華,號略園。瓜爾佳氏。滿洲正白旗人。官至總管內務府大臣。1874年,同治帝死,榮祿參與確定載繼承帝位,為慈禧太后所倚重。1879年,因忤慈禧太后,又被劾納賄,降二級,去職10餘年。1891年底,起任西安將軍。1894年,允准入京拜賀慈禧太后60壽辰,適逢中日戰事緊急,留京再授步軍統領,會辦軍務。戰後,授總理各國事務大臣、兵部尚書、協辦大學士,督練北洋新建陸軍。1898年6月,百日維新期間,授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為慈禧太后發動政變的得力人物。旋即內調中樞,授軍機大臣,晉文淵閣大學士,管理兵部事務,節制北洋海陸各軍,統近畿武衛五軍。策劃立端王載漪子溥為大阿哥(皇儲),謀廢黜光緒帝。1900年義和團運動中,主張保護各國駐京使館,鎮壓義和團。1902年1月,隨慈禧太后返京後,轉文華殿大學士,管理戶部事務。1903年病死。諡“文忠”。編有《武毅公事略》,著有《榮文忠公集》、《榮祿存札》。

③醇親王愛新覺羅·奕譞(1842~1890),字樸菴。清道光帝第七子,故一般稱為七王爺。兄為咸豐帝,第二子載湉為光緒帝,奕譞與側福晉所生的五子載灃繼承醇親王封號,載灃的長子溥儀為清朝末代皇帝。諡賢,有《九思堂詩稿》、《九思堂詩稿續編》。

④奇門八字連環拳歌訣如下,以供參考虛實變化:

起手鷹捉是真傳,鉤掛之中把敵斬。上步橫肘是截意,退步裹肘原是三。

肘胯雙行側意猛,金雞上架挑意翻。白鶴亮翅換步頂,雲領式中腿相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