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進行格鬥的作戰效能,因此,蘇…32FN岸基偵察攻擊機對於那些擁有較長海岸線和近海石油蘊藏的國家,具有很大的出口潛力。目前,世界上已有一些客戶開始就採購蘇…32FN岸基偵察攻擊機事宜與俄羅斯方面進行磋商。
翼展:14。7米
機長:21。94米
機高:5。93米
翼面積:62。0平方米
空重:14000千克
正常起飛重量:39000千克
最大起飛重量:45000千克
載油量:12100千克
最大武器載重:8000千克
空重:14000千克
升限:15000米
最大航程:4000千米
蘇…35超側衛戰鬥機 '本章字數:9039 最新更新時間:2009…08…08 18:59:58。0'
【基本資訊】
機長:21。9米
機高:5。9米
翼展:15。3米
最大起飛重量:34。5噸
最大戰鬥載荷:8噸
最大航速:2。25馬赫
最大航程:3600公里、4500公里(帶副油箱)
最大加速度:9g
外掛點數量:12個
發動機最大推力:29000公斤力(帶推力向量雙發渦扇發動機)
設計單位:蘇霍伊設計局
【基本介紹】
早在20世紀80年代末,隨著蘇…27戰鬥機的橫空出世,“側衛”家族的各個成員開始頻繁現身於世界各國的航空航天博覽會,不斷地展示自身的獨門絕技,並陸續成為了多個國家空軍的主力作戰飛機。然而,隨著國際戰鬥機市場的不斷變化,尤其是一些第五代戰機的相繼推出後,蘇…30系列戰鬥機已經逐漸失去了競爭優勢,難以再現昔日輝煌。為了今後10年內在戰鬥機市場上佔據一定份額,蘇霍伊公司又不失時機地利用了正在研製之中的第五代戰鬥機的一些尖端技術,在確保空戰效能明顯優於世界上所有的第四代戰鬥機的基礎上,正在竭盡全力打造一種號稱第4++代的多用途戰鬥機,它就是“側衛”家族的最新也是最後一名成員??蘇…35超機動性多用途戰鬥機。
【更名始末】
首先需要澄清的是,最新推出的蘇…35戰鬥機是一種在蘇…27戰鬥機基礎上透過大幅度升級改進的衍生型,並非在90年代初期大出風頭的蘇…35戰鬥機。儘管二者在發展過程中許多設計理念和先進技術一脈相承,但在佈局上的一個顯著區別在於:前者仍然採用傳統氣動佈局,而後者採用了三翼面佈局。因此,為了行文方便,這裡按照俄羅斯空軍的叫法,將後者稱為蘇…27M戰鬥機,避免出現前後混亂的現象。下面,先粗略介紹一下蘇…27M戰鬥機的研製過程,有助於進一步瞭解蘇…35戰鬥機的來龍去脈。
早在20世紀80年代初,蘇霍伊設計局的尼古拉?尼基京就率領一個研製小組,開始研究一種蘇…27M單座型多用途戰鬥機,希望其綜合作戰效能優於截擊機、殲擊機和攻擊機,從而彌補或替代已經在蘇聯空軍中服役的蘇…27S戰鬥機。從設計角度來看,這是一個十分苛刻的要求,因為按照多用途設計的戰鬥機在許多方面根本無法超過任何一種單一用途的作戰飛機。蘇…27M戰鬥機需要同時配備適合於空中作戰和攻擊導航的航空電子裝置,攜帶鐳射或電視制導的智慧彈藥來攻擊地面目標,此外還要求採用一種先進的電傳操縱系統來實現超機動性。
於是,蘇…27M戰鬥機安裝了鴨翼和增加燃油的“溼”垂直尾翼,加裝各種新裝置,這意味著直接增加戰鬥機的空重,相應地降低了作戰效能。蘇霍伊設計局認為,重量增加的問題有可能透過改進後的AL一31FM或AL一35發動機來解決,同時還可以透過採用複合材料和鋁合金來減輕重量。
實際上,蘇…27M戰鬥機與其說是蘇…27戰鬥機的多用途型,不如說是一系列技術最佳化的驗證機。這個系列中的第一架是由蘇…27S戰鬥機改裝而成,被命名為T10M…1型,早在1988年1月28日就已經實現首飛。它與標準蘇…27戰鬥機之間的區別不大,只是增加了空中加油探管和採用了新型“玻璃”座艙。
隨後,蘇霍伊設計局又改裝了4架並預生產了6架蘇…27M戰鬥機,分別命名為T10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