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9部分

在林風的親自督促下,總參謀部在很短的時間之內將大漢海軍司衙門大大擴充,從原來的一個聯絡留守處變成了一個類似於陸軍規模的大衙門,部門主官由伏波中郎將施琅兼任,李光地政府從去年開始,平均每月撥給經費近白銀二十五萬餘兩,大漢東部沿海各港口全部進入戒備狀態,直至目前,已經興建成功旅順、秦皇島、菊花島、天津、青島等五個大型造船廠,招募了大批工匠,日夜不停的建造軍艦,擴充海軍。

就經濟上講,以目前大漢的國力,只要擠一擠口袋,建設一支力量客觀的艦隊問題不大,不過這時候有錢卻未必一定能夠成事,據林風所知道的,在這個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沒有個幾十年的鍛鍊薰陶,想要成為海軍強國那基本上屬於天方夜譚,雖然中國在這個時代在很多方面都領先於世界,但這裡面卻肯定不包括海軍,除了訓練有素以及經驗豐富的軍官和水手之外,另外一個缺陷就是造船業。

作為一個後來人,在他印象中,傳統的中國式船隻給人的印象實在是不太好,說起軍艦這個方面,幾乎沒有誰會聯想起那種方塊頭的大福船,雖然這玩意看上去雍榮華貴充滿美感,而且具有濃郁的中國風味。記得當年曾經看過一部什麼關於加勒比海盜的片子,裡面歐洲的那種尖頭瘦腦的歐洲多桅帆船給他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而且就歷史上看,那種東西雖然外表猥瑣了點,但似乎是未來海軍的主流。

經過汪士榮的種種努力,大漢政府在去年年底時候總算是找到了一些能夠造船的洋工匠,老實說這批傢伙和他們的後代比起來,在中國表現得實在是有些丟臉,當大漢政府開出高薪之後,基本上沒有誰表示過什麼拒絕,神情表現類似於轉正之後的偷渡客,呆若木雞然後欣喜若狂,本來大漢的秘密情報人員還準備一大票後著,比如說威逼利誘或者嚴刑拷打之類伎倆,但後來卻發現這根本就是杞人憂天,所以這個招聘工作很快由政府暴力機構移交給民政機構,目前工作流程已經為澳門廣大國際友人所熟悉通曉,透過葡萄牙總督的關照,大漢工部衙門以晉徽商會的名義租了一家旺鋪,專門辦理關於外籍人士的入籍問題,廣大國際友人態度熱情趨之若鶩,大漢移民局生意興隆門庭若市,經過幾個月之後的鍛鍊之後,留駐澳門的大漢官員以及書辦抄手逐漸鍛鍊成長,以前國際友人要來幫忙程式簡單,直接簽字畫押就OK,但現在卻程式繁瑣工程浩大,大漢移民局官員牛氣無比,凡是申請中國國籍者上查祖父下問孫兒,血統混亂或者漢語未過級者一律出局,據東南亞黑市最新訊息,大漢綠卡目前的價格浮動在白銀九十兩至一百五十兩之間,視當事人運氣人品分別估價。

按照分管領導、大漢工部尚書左侍郎的態度,那些背景離鄉流竄海外的傢伙毫無疑問,人人統統具備罪犯潛質,要知道古有明訓,父母在不遠離,拋棄家邦本來就是不義不孝了,居然還要加入他國——雖然為天朝效力理所應當,但怎麼說也可以算得上是對故國不忠吧?所以按照這個理論朝下推,這幫傢伙絕對毫無忠義可言,既不可重用也不可信任,大漢朝廷“姑且利用”而已。

這個說法在帝國官場具有很大市場,可以說基本上沒什麼反對的聲音,甚至連林風也不敢說“NO”,這是一件沒法反擊的事情,因為這個說法源自聖人,反對它就是反對聖人;反對它就是反對大漢的基本政策和立國綱領,屬於自絕於人民、不齒於朝廷的臭狗屎一類,按照行話來講就是“違憲”。

雖然這個說法有點過火,但按照十七世紀的現實情況來講,也不是全無道理,經過大漢朝廷的調查統計,發現要求加入中國國籍的那些國際友人確實算不上好人,雖然現在在歷史上的名號被稱為“大航海時代”,但除了一些狂熱分子之外,絕大多數身家清白的人不會滿世界到處亂跑,現在活動在東南亞一帶的歐洲人絕大多數是搞走私的,其中百分之六十順便兼營海盜業務,從業人員從船長到最低階的水手,很多人都有過犯罪記錄,其中不少還是聲名狼藉的通緝犯,如果一定要按照正規法律標準來衡量的話,留駐澳門的各國商會全部可以被看作“跨國犯罪集團”。

當然林風絕對沒有主持正義為世界和平努力的意思,恰恰相反,和這些跨國犯罪集團進行友好往來,並且建立長久地戰略合作伙伴關係已經被中國政府確立為今後幾百年的基本國策之一。

於是在這些國際友人的協助下,林漢帝國的海軍事業發生了跳躍式的發展,之前因為心存疑慮的關係,那些以前從事於走私學、海盜學等學術研究的專家只是被聘用為造船顧問,但大漢政府很快發現,這些國際友人具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