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5部分

斷多時,商旅為之不行,所以根本無法支撐一場大規模的長期戰爭,漢、週四川之戰於去年秋後、王輔臣攻擊棧道開始,時間跨度長達四個多月,王屏藩竭盡全力,也僅僅只能動員了不到十五萬人,而他本部的精銳部隊,甚至連三萬人都不到。

在軍事上講,王屏藩的境況幾乎“不堪一戰”,他的部隊缺乏戰馬、火器很少、庫存的糧食和棉布窘迫,雖然在內線作戰,但卻不能發揮內線作戰的優勢,而就這場戰爭本身來說,除了他之外,他的部隊除了缺乏勝利的信心之外,甚至沒有任何戰鬥的慾望。

之前與漢軍在川北一線的數月戰鬥,僅僅只是以軍隊機器的慣性作用和王屏藩本人的個人魅力為支撐而已,而等張勇的主力部隊迫近成都之後,這個支撐點終於到達了極限。

當王吉貞的先頭部隊接管白帝城,扼斷長江上游時,安西將軍府發往北京的捷報終於得到了回覆。不過這次的欽差卻是一個大人物,大漢禮部尚書李紱在替林風頒發賞賜之後,變戲法一般拿出了內閣命令,宣佈繼任大漢四川巡撫。

這次朝廷的詔書回覆了一貫的溫情,詞句華麗但語氣含糊,很典型的溫吐水,先是大大地褒揚了張勇一番,隨後又對王輔臣、王屏藩等人大加賞賜,最後話鋒一轉,命令張勇率本部第八軍、第十軍駐紮四川,任“大漢權四川都督”,王屏藩所部編為大漢步兵第十四軍,授王屏藩陸軍少將,將號“昭義中郎將”,調往甘陝一帶整編補充,受寇北將軍趙良棟麾下節制。而王輔臣所部卻被分拆開來,馬鷂子自身率領的哪一支殘部被拉到西安,納入瑞克將軍的西進兵團建制內整頓補充,而王輔臣之子王吉貞的那一支八千人的偏師卻被命令北上,經陝西越黃河進入河南境內,臨近直隸邊境接受整編。

按照慣例,馬鷂子王輔臣、王吉貞以及新近投降的周將王屏藩必須離開他們的私人軍隊,朝見漢王並接受任命,拉出空隙,讓漢軍總參謀部派遣的整編軍官團進行大換血,這個過程對幾位將領來說無疑大為尷尬,而且身處嫌疑,暫時迴避也在情理之中。

這個小小的進京團隊在四月初才進入直隸省境內,因為某些方面的原因,王屏藩和王輔臣父子都頗為低調,不過進入北京城之後,再低調自然也是無濟於事,林風第三日就宣佈乾元宮百官賜宴,接見兩名西北名將。

出乎林風意料,王輔臣的長相看上去很土氣,個頭不高,說起話來鄉音很重,而且居然還有點結巴,看上去彷佛一個鄉下老農,和林風說話的時候畏畏縮縮,磕起頭來咚咚響,彷彿不是一個朝見的將軍,倒象是來什麼縣衙門告狀的。

這個樣子倒是令人有些吃驚,雖然王輔臣這次是吃了一個敗仗,在北京諸多官僚的心目中,分量大大下跌,但到底聲名尤在,此人名號“馬鷂子”,聽上去兇猛非常,所以在林風心目中,這個人大概應該和“老黃忠”差不多,滿臉鬍鬚,一身橫肉,一抬眼目露兇光,走起路來虎虎生風,說得兩句多半就要大叫“某雖年老,然亦可開X石弓”之類。

相對來說王輔臣倒是很有點將帥的樣子,性子也頗為高傲,這時雖然儘量低調,但說話的時仍有點斜眼看人。

王輔臣當然不是老農,其實他的心情林風倒是能夠體會,本來嘛,一聲戎伍,縱橫多年殺敵無數,臨到老來卻載了個大跟頭,將心比心,這份感受確實不是什麼很好受。

其實這時王輔臣心中卻有另外一份想法,老實說這次他雖然打了一個大敗仗,但就他本人來說,看開了其實沒什麼大不了,這個時代的老軍人百分之百都是從亂世走出,死人堆裡摸爬滾打,起伏爭紛沓見得多了,心志堅毅之極,並非林風這個後世小輩所能揣摩得透,何況這時他早已打定主意退出江湖,什麼威望名氣也不是什麼很在乎了。

這次林風突然將他的部隊分拆開來,他的鎮標營和親衛營殘部被拉到西安,而“少帥”王吉貞的部隊卻被調到直隸,他心中確實震駭萬分,雖然自從投降大漢之後,他早有交出兵權的覺悟,但卻沒有想到會是這麼一個交法,而在傳統慣例之中,這種權力的交替一般都是溫情脈脈的、非常含蓄的、有禮有節的緩慢進行,先滲透、後拉攏、再調任換血,最後才完成交權過程,君臣之義能周全、部下的感情能維持,大家都能有個臺階可下,絕對很少有一上來就這麼粗暴的分拆的。

按照行話來說,這種收編模式叫“碾骨頭”,幾乎等於解除武裝。起初在接到這個命令的時候,他的部下怒不可遏,數十個衝動的軍官拍案而起,甚至打算立即造反,不過卻都被王輔臣一一按捺下來,雖然漢王這事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