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堂有近七百學生,五百多肯定是要進農學院的。
所以這些新來的老師都在偷偷說,這個看起來還是個孩子的張大人所圖不小。
新民小學透過考試,五年級一個班,四年級一個班,三年級兩個班,二年級三個班,一年級八個班。每個班四十人到六十人不等。每個班一個班主任,一個輔導老師。一共二十八個人。這二十八個人成立七個教研組。除了語數理化生物地理以外,還要有藝術和體育兩個教研組。每組四個人。按照課程輪流給每個班的人教學。
老師還是有些不夠,因為高年級學生雖然少,但是每年增加的小學生卻有七八個班之多,所以這幾年小學堂的總人數每年都會增加。袁芳已經決定採取招聘和從幹部速成班挑選的辦法招募老師。張春認為最好是招聘,因為現在農村和鄉鎮幹部根本不夠用。
原有教師十九人,新來報道的師範生十八人。除了兩名學習經濟的學生立即到農學院商科報道以外,其他人在編制完成教科書後,也可以報考農學院本科班和幹部速成班,或者直接報研究所。因為那九個留日學生有些就是從日本高等學院出來的,所以實際上,真正留下來的教書的人剩不下幾個。
學制問題解決後,新苑,麗質開始編寫農村問題考察報告。一直以來,麗質都跟著張春和農民泡在一起,平時,兩個人講的都是農民問題,所以她來編寫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張春坐在她傍邊看著她用小楷書寫,還寫得飛快。
鬆懈下來的他抱著麗質的腰,溫存了一下。兩個人雖然結婚有快兩年了,一直沒越過那條線,因為麗質太小了,現在才十七歲而已。
兩個人的親暱沒有避開柳慧。
只是現在的柳慧敏感程度要比以前強太多了,直接避開了。
柳慧大多數時候都在練功狀態,失去了視力的她知道自己缺陷在哪裡,所以格外刻苦。
梅氏越來越把張春和麗質當成自己的孩子來看待。梅氏除了管理新苑,大部分時間也是在修煉,只是她的訓練方法還是傳統武術訓練。
隨著時間的變化,張春和麗質的修煉速度和區別也體現了出來。要是天才,麗質才是真正的天才,不管是哪一方面。麗質的身體協調性和柔韌性、爆發力,張春實在不能比。張春強的是靈魂力,或者說是感知力。張春和麗質都已經能夠感知和影響靈氣,不同的是麗質能影響的量大,而張春則掌控力強。這種發展趨勢以後會越來越明顯。
柳慧將來很可能會與張春相似,因為她一直訓練的就是感知力,只是修煉速度不快。勤能補拙,但那是要看對誰,張春和麗質也同樣勤奮。
雲龍鎮和新苑,嚴格說來並不遠,不過三十多里的距離。
張春和麗質每天早晨一個晨練的時間就到了。
大堂的辦公室,原本是留給顧明的。但顧明堅持在自己的院子裡辦公。張春也不好強求,畢竟大堂辦公室和顧明的辦公室其實只隔了一個小走廊。
小梅和小菊現在已經沒有了為人奴僕的自卑心理,因為她們在衙門根本就不是楊家派她們過來說的是當張春的丫鬟和小妾,而是正正經經的工作人員。神色之間多了幾分自信和不卑不亢。
正在整理辦公室的小梅見到張春和麗質時,還是有敬畏之色,不過心態還算正常。
張春和氣地說:“梅姐,幫忙把黃元平叫過來。還有叫楊定剛也過來一下”
張春一直保持著比自己年紀大的人用尊稱。不管是誰都一樣。
因為雲龍鎮的防務,衙門的前院已經是一個軍營,楊定剛的三排一直在駐紮在這裡,一部分擔任顧明的警衛任務,一部分保衛這小學堂。
三排也配了半自動步槍和狙擊槍。原來的槍支退到新兵哪裡去了,以後會繼續轉到民兵手中。精工所現在除了改進半自動步槍以外,還在研製小型手槍和特種彈頭。他們已經弄到了勃朗寧手槍,並在它的基礎上進行改進。精工所在精密製造上已經不差了。
所以現在,三排的漢陽造已經消失。而擔任衙門警衛的一個班甚至專門裝備了精工所特異為警衛班製作的軍用弩和飛刀匕首。這個警衛班都是老護衛隊員,已經喜歡隱藏和無聲無息的近戰,登高爬低與武林人士也差不了多少。
黃元平來了之後,一直在前院和警衛班待著,新式的武器和高強度、略有些殘酷的訓練方式讓黃元平和喬晉非常震撼。
趙定剛雖然是排長,但是和警衛班的訓練還是有差距,好在他是排長,學的是戰術指揮,作戰實力差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