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在我們的身上。一定有人不同意我這個說法,他們反駁道:果戈理鞭撻的是俄羅斯封建社會,跟我們社會主義社會,跟我們“當今世界上如此美好的社會主義”毫不相干。他們說得對:毫不相干;而且時間隔了一百四十三年,當時的騙子和今天的騙子不會有類似之處。但奇怪得很,今天許多人圍著騙子打轉跟果戈理時代許多人圍著騙子打轉不是一樣地為了私利?兩個騙子差一點都把老婆騙到手了。不同的只是果戈理的騙子更聰明,他遠走高飛,反而寫信給朋友把受騙者嘲罵一番,而我們的小騙子卻給關進了班房,等候判刑。即使是這樣,小騙子也不是傻瓜,他給我們提出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講過一句很有意思的話,那就是我在前面引用過的那一句:“倘使我真是某某人的兒子又怎樣呢?”這句話使我想了好久。我不能不承認:倘使他真是某某人的兒子,那麼什麼問題都沒有了。結果就是皆大歡喜的“大團圓”。有人請他吃飯,有人請他看戲,有人把汽車借給他,有人給他介紹女朋友,他可以挑選美女做老婆,他可以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