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人民法院的報社,但具體做的是行政事務,一直操持著編輯記者們的吃喝拉撒,與法律業務基本挨不著邊,與審判工作更是毫無關聯,接觸到有限的基層法院的工作人員,也都是從事文字或者後勤工作的同志。所以,我不瞭解法院,不瞭解法官。轉業到法院工作的這幾年時間裡,我之所以遲遲沒有動筆去實踐自己的寫作諾言,與這一點也有著莫大關係。我心底一直藏有一個奢望:有朝一日我能到一個法院去,踏踏實實地住上一段日子,跟隨那些審判一線的法官們,一起送送傳票送送判決書,參加一下他們激烈辯論的審委會,觀摩觀摩他們各種各樣的開庭現場,甚至,能與他們在一起過過生活,一起吃吃飯喝喝酒,一起打打撲克唱唱歌然後,我再回過頭來寫法院寫法官,應該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事情。那樣寫出來的東西,也才是實實在在的、貨真價實的、原汁原味的。但是,我知道,在人民法院的現行體制下,我的這個奢望要想變成現實,難度相當的大,非我力之能及。所以,我意識到自己不能再這樣無限期地在奢望中等待下去了!於是,趁著到河南省睢縣人民政府掛職扶貧的機會,趁著有大把大把可供自己揮霍支配的寂寞時光,我開始催生這個孕期未滿的胎兒,極其倉促地完成了這部沒有足月的青澀作品。從這個意義上說,它的的確確是一個早產兒。不過,雖然早產,但也有了生命。我有時想,對這種早早來到人世間的弱小生命,也許人們還會格外多了幾分珍惜和呵護,以期透過後天的關懷和滋養,彌補其先天之不足,讓它能夠成長得更為健康茁壯些。
我要說的第三句話是,這是一部營養不良的作品。不管它是早來的還是遲到的,都註定了它與生俱來的生理缺陷和營養不良。對這一點,我有著清醒的認知。在整個寫作過程中,我也常常為此煩惱著、痛苦著、不安著。我總覺得,作為孕育它的母體,本就缺乏營養的我更無法滿足它對各類營養成分的需求:寫法官,我不瞭解法官;寫案件,我不懂得審判;寫法理,我又不能熟諳法律。有好多次,我實在是寫不下去了,幾乎要產生了放棄的念頭。這個時候,理想體現出了它的作用和價值。正是當初立下的那個理想的光芒照耀了我,給了我繼續下去的理由和力量。“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點燃熄滅的燈;理想是燈,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一個人,一旦有了理想的燈塔在導航,就不會再有什麼困難可以讓自己停下前進的腳步。眼下這點小小的挫折對我來說又算得了什麼呢?不會的地方可以去學,不懂的地方可以去問,同事之中有那麼多的碩士博士和法學專家,我只需一個簡訊或者一個電話,熱心的他們就可以助我跨過一座座自己無法逾越的火焰山。就這樣,我一邊對自己進行著普法教育,一邊完成了這次艱難的寫作之旅。可以說,這一路走來,走得是磕磕絆絆、晃晃悠悠、呼呼直喘,顯得極為狼狽和不堪。儘管這樣,我心裡依然明白,雖說在朋友們的幫助下權且完成了這次寫作任務,但由於自己的內功欠了太多火候,僅靠了那些高手們的外力相助,終究解決不了所有的問題。所以,在我的這部所謂的“法制文學”作品中,關於那些法言法語的表述,關於那些法庭生活的記錄,有好多地方都顯得不是很準確或者不是很恰當,個別地方可能還存在有硬傷和錯誤。在這裡,我誠懇地希望專家和老師們給我批評指正,給我敲響警鐘。如果您願意不吝賜教,我將誠惶誠恐,不勝感激!
田水泉
2005年冬日於河南睢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