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8部分

前不能接受。但我可以把此事轉告我國政府。”

“我們可以派人去出事地點看看嗎?”中方大使問道。

額爾敦比列格副外長並未直截回答,他解釋說飛機失事近兩天,但只發現九名乘員和屍體,當時沒有一個人活著。然後話題一轉,他反問道:

“大使提出,大使館是否可以派人去的問題,我是否可以理解為你們正式提出派人去看的要求?”

“可以這樣理解。”中方大使道。

副外長當即表示:“我們可以滿足你們的要求,相信中方能在近期作出答覆。”

在中方大使告辭的時候,額爾敦比列格說:“希望中方使館儘快通知派什麼人去、何時動身。”

4.2 啟用專線電話

中方大使回到使館已是9時30分。大家聽後都感到事態突然,有些迷惘。大使指出事態的嚴重性,要求大家沉著鎮靜,注意保密,當務之急是向國內報告情況,聽候國內指示。

大家各自散去,辦理有關事宜。

但是,負責機要工作的同志神色不安地報告說,蒙古電報局稱,由於線路情況不好,電報不能及時發生,最快也得四個小時以後。當時使館未設電臺,發電報只能經蒙古電報局。

眾人心急如焚。

這時,大使忽然想起使館有一部直通北京的專線電話,已封閉兩年多,如能啟用,豈不可解燃眉之急?

這種專線電話是50年代中蘇關係密切友好時,在北京和莫斯科之間架設的,是一種可以直通的高頻電話。北京和烏蘭巴托之間也順便安裝了這種電話。後來由於中蘇關係惡化,中蒙關係變冷,專線電話也隨之停用。當時也想到,啟用這種專線電話是要擔風險的。但事不宜遲,需要當機立斷。

大使決定開封啟用,有關同志立即行動起來,從庫房裡拿出一大串鑰匙,一把一把地試著開,大概花了半個小時,北京電話臺才叫通。但北京臺託詞外交部的機器壞了,不給轉接。大使極力保持鎮靜,毅然決定先打國際長途電話,要求使用專線。

當日中午12時20分,北京獲得飛機失事的訊息。

14日上午,在外交部會議室裡,姬鵬飛代理外長正在主持一個氣氛非常嚴峻的會議,討論如何落實周總理的指示,研究林彪叛逃後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並提出應採取的外交對策。會議一直開到中午12時尚未結束。

這時,一位值班秘書手持特急報告,連門也忘記敲便直奔姬鵬飛。

姬鵬飛讀完報告後,向大家說了這樣一句精闢的話:

“機毀人亡,絕妙的下場!”

特急報告火速送到中南海。

毛主席、周總理在林彪叛逃後徹夜未眠。機毀人亡的訊息傳來,他們懸浮在心頭的沉重石塊終於落了地。周總理對駐蒙使館在不明真相的條件下,斷然啟用封閉已久的專線電話,把我飛機失事的緊急情況以最快的速度傳到國內,表示滿意。

15日凌晨又接到國內指示:

屍體儘量爭取火化,將骨灰帶回;如火化確有困難,可拍照作證,就地深埋,豎立標誌,以便以後將遺骸送回國內。

4.3 現場慘狀

9月15日下午6時,中方大使館一行人抵達飛機失事現場。

現場位於溫都爾汗西北70公里的蘇布拉嘎盆地。該盆地是沙質土壤,南北長3000多米,東西寬800多米,地勢平坦開闊,到處覆蓋著三四十厘米的茅草。飛機是由北向南降落,著陸點正好是盆地中央,墜毀在盆地的南半部。草地燃燒面積長800米,寬度由北面的50米擴充套件到南面的200米,呈梯子形。

環顧現場,便可看到焦黑色的草地上散落著大大小小的飛機殘骸,覆蓋著白布的屍體分外顯眼,周圍是一望無垠的荒原,蒙古哨兵在高坡上游動著,一片淒涼悲慘的景象。

飛機著陸點以南約30米長的草皮被機腹磨光,西側平行處,是右機翼劃出的深約20厘米的一道槽溝。再往南,擦地痕跡消失了,進入燃燒區,飛機碎片越來越多,越來越大,面越來越廣。

至200米處有一段帶弦視窗的機身,其東南20米左右有一段左機翼,上有“56”號碼。至320米左右有一扇艙門,門上釘有“旅客止步”的塑膠牌,門車南30米處有一發動機。

約400米處有三個連裝座位架和座墊,其東側40米處有一段右機翼的外展部分,上有“中國”二字。

機頭在530米處猛烈燒燬,只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