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著他的手所說的話:
“孩子,你去上海挑的擔子不輕呀!那塊地皮的租期三十年,是我在文書上面簽了字的,這三十年你一定要管好上海的永安公司,如果管不好,三十年後,連大樓帶地皮都是人家的了!”
郭琳爽默默自言自語道:
“爸爸,您老的囑咐,我一刻也不敢忘記,今天,我一定要把它買下來,讓這塊土地改名換姓,再也不屬於哈同的了!”
在郭琳爽親自主持下,經過幾個回合的討價還價,李律師竭盡全力斡旋,最終以一百一十二萬五千美金成交。郭琳爽在他的一批助手,還有李律師的陪同下,驅車赴上海哈同洋行,在購買永安商場大樓及土地產權的文書上籤了字。
在簽字儀式的酒宴上,郭琳爽舉起酒杯,向喬治·哈同祝酒,道:
“我們永安跟哈同家族賓主三十年,到今天算是功德圓滿啦!乾杯!”
郭琳爽連幹三杯,興奮異常,他雖然拿出了多年的積蓄,再加上借貸,但終於買下產權,實現了老一輩的夙願。接著就是實施他重振永安的宏偉計劃了。
他不僅決心要辦好上海的永安公司,而且派出人員到南京、武漢去考察,摸一摸那裡的情況,能否將永安公司擴充到內地去。他還有一個夙願,就是闢建國貨商場,這是戰前早已計劃好的事,被一聲炮響,將計劃化做泡影,至今該是好夢重圓了。
他親自帶領幾個助手,設計裝修的圖紙,擬定進貨計劃。提出文具、箱包、教育、運動以及有關文化方面的商品,營業室要佈置得富麗堂皇,進貨範圍要擴大。他說,中華民族是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提高國貨的質量,宣傳使用國貨,讓國貨在世界上為國爭光,是非同小可的事情,只要在他有生之年,一定要把國貨商場辦起來。
在郭琳爽實施他的宏偉計劃的同時,已經擱置了八年多的唱戲愛好,又揀起來了。這時的郭琳爽精神信心倍增,滿面紅光,眉宇間充滿了自信。他早在中學讀書時就喜歡唱廣東戲,進入嶺南大學農學系,他是校劇團的支柱,曾經演出過很多戲,如《荊軻刺秦王》、《山東響馬》、《武松打虎》等等,他演戲極其認真,唱、做、念、打,一板一眼,一招一式,絕不馬虎半點。他還喜歡演英雄人物,如荊軻、武松等等,進入角色極其逼真,有真情實感,演武松哭哥哥武大郎,悲悲慼慼,情不自禁流下行行淚水,就和真事一模一樣。“永安樂社”是專門唱廣東戲的粵劇班子,是郭琳爽任上海永安公司總經理期間主持成立的。購買戲裝、道具、佈景多達幾十箱。排戲時後臺紅燭高燒,香菸繚繞,供奉祖師爺,三跪九叩首,其排場比梨園劇團有過之而無不及。“永安樂社”每排一個劇目,常常要三個月以上,排成後,也和正式劇團一樣公開演出。凡是有郭琳爽主演的劇目,票價有時比梅蘭芳的戲還要高,觀眾多是不召自來,爭先恐後購票,一睹永安公司老闆的風采。郭琳爽來到“樂社”,和演職員們打成一片,有時說說笑話,“演戲場中無大小”,這也是他與職工們親密無間,共同辦好公司的有力保證。自從光復以來,營業額不斷上升,買下永安公司地皮產權,籌備國貨商場,喜事不斷來臨之際,有人建議總經理應當排一齣戲,郭琳爽欣然應允,道:
“好,你們推選一個好劇目,等到國貨商場開業時演出。”
“《穆桂英掛帥》如何?”
“誰演穆桂英呀?”
“總經理夫人哪!”
“那我就演楊宗保好啦,明天就開始排練!”
《穆桂英掛帥》正在緊張地排練,國貨商場即將開業之際,一陣新的風暴席捲整個上海,使永安公司又面臨危機之中。
抗戰勝利後,永安公司的興旺發達只不過才一年多時間,到了一九四七年,大量美國商品像潮水般湧向上海。吃的有軍用食品罐頭、奶粉、乳酪、花生、巧克力、聽裝牛肉、洋酒、調味品,還有口香糖和香菸;穿的有各種軍裝,各種內衣、大衣、雨衣、帽子、鞋襪、手套、領帶;其他物品有軍毯、睡袋、蚊帳、手錶、牙刷、牙膏、剃鬚刀、梳子、鏡子、指甲鉗、打火機、玻璃褲帶、玻璃絲襪、大陽眼鏡、鋼筆、墨水、信紙、信封、藥品、化妝品、草紙到處都是美國貨,真個成了“無貨不美,有美皆備”的天下。美國貨的價格有的只及同類國貨的三分之一,有的甚至不到十分之一。美國貨如此氾濫地傾銷,對我國的民族工商業是個沉重的打擊。永安公司經營的商品營業額大幅度下降,上海很多工廠紛紛倒閉,物價急劇上漲。在這樣的形勢下,國貨商場難以開張營業,“永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