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益之冠。所以金融界稱楊粲三是“靠匯兌起家的”,也並非空穴來風。
一九一七年十月的一天,楊粲三和親信學徒張茂芹一起從宜昌搭輪船回重慶。北洋軍閥曹錕的直屬旅旅長李彪臣也率部同船西上。
船在江中緩緩而行,太陽懶洋洋地掛在天空。楊粲三和張茂芹在甲板上喝茶。鄰桌坐的是李彪臣部下幾個軍官模樣的人。
楊粲三躺在椅子上,閉著雙眼。他無心欣賞眼前雄偉壯麗的三峽風光,也無意看一看高聳入雲的神女峰。他對這一切都太熟悉了,連他自己也數不清已從三峽經過多少次了。他的腦子裡被銀行的事務裝滿了。
他感到,隨著銀行規模不斷擴大,所需營運資金與日俱增,單憑銀行的資本和匯兌收入已不敷運轉。由於前兩年重匯兌輕存款,吸收的存款僅有一百多萬,大大低於同業的水平。雖說從今年以來開始重視存款,但至今收效甚微,資金短缺的現象更為嚴重,想點什麼辦法呢?他陷入冥思苦想之中。
有關文章,這樣記述了這次旅行的奇遇,從中亦可看出楊粲三異常善於謀營契機。
忽然,鄰桌軍官的對話飄進了他的耳朵。只聽一位軍官說:
“這回咱們西進重慶雖然辛苦,曹大帥還真體諒咱們,給了一百萬餉銀,也夠咱兄弟們快活快活的了。”
“真有那麼多?”另一位不相信地問。
“那還有假?一百萬現洋就在船上呢!”剛才說話的那位軍官又說道。
聽到這裡,楊粲三心頭一震,閉著的眼睛立即睜大了。只見剛才說話的是一位胖胖的軍官。
一百萬現洋,這可不是個小數目,正好是聚行全部資本的總和。他們的一百萬餉銀一時半刻也用不完,如果讓他們將這筆錢存入聚行想到這裡,楊粲三的心不禁一陣狂跳,接著又仔細地看了看那位胖軍官,打定了主意。
楊粲三將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張茂芹。張茂芹也直誇是個好主意。
晚上吃飯的時候,他們有意同胖軍官坐到一桌。楊粲三主動搭話:
“長官,你們這是往哪裡開?”
“重慶。”胖軍官隨口答道,仍埋頭吃飯。
楊粲三裝出很意外的樣子:
“這麼說我們是同路了,我也回重慶!”
胖軍官這時才抬起頭,將楊粲三和張茂芹打量了一番。只見楊粲三身穿長袍馬褂,腳蹬圓口布鞋,一副重慶人的打扮,便漫不經心地說:
“你們是重慶人?”
“這是我們聚興誠銀行的楊協理。”張茂芹在一旁介紹道。
“噢!幸會,幸會!卑職是直屬旅的軍需官。”胖軍官見眼前這位不起眼的年輕人竟是大名鼎鼎的聚興誠銀行的協理,立即站了起來,滿臉堆笑地與楊粲三緊緊握手。
軍需官說;
“到了重慶,還求楊協理多多關照!”
“敝行願為貴軍效犬馬之勞!”楊粲三很熱情地說。
隨後,張茂芹叫來一桌酒菜,三人一邊喝酒,一邊談笑。酒酣耳熱之際,楊粲三對軍需官說;
“老兄,你覺得我們聚興誠銀行怎麼樣?你們那些餉銀放著也是白放著,還不如存入我們銀行,隨用隨取,既安全可靠,而且還有利息。另外,你老兄有什麼需要,只管說就是,一切都包在我身上!”
軍需官見楊粲三如此爽快,而且存入銀行還有利息,自然是滿口答應。
楊粲三見事已辦成,十分高興,當即擬定電報,讓張茂芹發給重慶的楊希仲。電文稱:李彪臣旅長率部進駐重慶,答應將百萬餉銀存入我行,請作好準備。
善於交際應酬的楊希仲接電後,自然是心領神會,立即著手準備。
兩天後的重慶朝天門碼頭上,一派熱鬧的氣氛。楊希仲親自出馬,忙上忙下,指揮安排著幾十名挑夫,每人的扁擔上都扎著大紅綢子,分兩行排列在道路的兩旁。看熱鬧的群眾圍了一層又一層。他們都踮著腳向前張望著,互相打聽著:
“這麼多人,迎接啥子人呢?”
一艘米黃色的客輪終於靠上了碼頭。楊粲三一眼便望見了楊希仲與夾道的挑夫,高興得忙領著軍需官及其部下上了碼頭。
熱烈的歡迎儀式後,挑夫們便上船去裝銀子,然後在荷槍實彈計程車兵們的保護下,一路吆喝著向聚興城銀行走去。
沿街的市民們聽說幾十名挑夫挑的都是銀元,紛紛驚訝地跑出來看。場面之大,派頭之足,轟動山城,成了重慶的一大新聞。人們紛紛傳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