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解放區介紹輸送進步青年等工作。
新中國成立後,歷任第一至三屆全國政協委員,第一至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全國婦聯副主席,第四屆全國政協常務委員。
112
601新民學會
知識分子,它的主要負責人多是反動的國家主義者,李大釗、鄧中夏等當時活動的重點也不在此,因此,這個學會始終不能成為一種主義的結合,組織一直很鬆懈。學會成立時定的宗旨為:“本科學的精神,為社會的活動,以創造少年中國。”
對於這個比較模糊、抽象的宗旨,會員各執其說,各行其是。
從學會各種出版物的言論看來,只有李大釗、鄧中夏、惲代英①等少數人認為馬克思主義為唯一科學的指導思想;多數會員所關心的則是“求學問”和“個人修養”這兩個問題,並不關心政治。學會的規約甚至以參加政治活動為禁令。學會出版了許多刊物,各種思想兼收幷蓄,學術性比較重,而脫離當時的政治鬥爭。關於改造中國的途徑,以學會最主要的創始人王光祈為代表,多數人的主張,仍不外“發展教育”
與“振興實業”
之類資產階級改良主義。
只有王光祈算是發起過“工讀互助團”這類社會活動,做過一些所謂“創造新社會的嘗試”
;然而這類浮萍似的活動,當然很快就瓦解了,失敗了。
1919年底或1920年初,經李大釗、鄧中夏介紹,毛澤東曾參加過這個學會。
1920年11月間,他寫給法國新民學會會員的信中,曾經這樣指出這個學會的弱點:“各方面——即如
①惲代英(1895—1931)
,江蘇武進人。
五四時期組織和領導了武漢學生愛國運動,並創辦利群書社,傳播馬克思列寧主義。
19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