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8部分

�鏨緇嶂饕謇�方錐危�康鰲幣�媒準抖氛�墓鄣悖�媒準鬥治齙姆椒ǹ創�磺校�治鮃磺小!暗賈錄絛�歡戲⒍�惱�臥碩�講繳�噸鋇椒⒍�蔽幕�蟾錈�啊�

到了九大透過的黨章總綱中,經過他的認可,更宣稱兩條道路的鬥爭“始終存在著”了。

早在1921年1月致蔡和森的信中,毛澤東就說過:“唯物史觀是吾黨哲學的根據”。

他是為探索解決國家、社會和人生問題去尋找思想武器,從而接受馬克思的唯物史觀的。

1920年他讀了《共產黨宣言》等三本書,後來他回憶說:從此“才知道人類有史以來就有階級鬥爭,階級鬥爭是社會發展的原動力,初步地得到認識問題的方法論。可是這些書上,並

①毛澤東:《工作方法六十條》(1958年1月31日)。

315

毛澤東晚年“左”的錯誤思想初探903

沒有中國的湖南、湖北,也沒有中國的蔣介石和陳獨秀。我只取了它四個字:階級鬥爭,老老實實地來開始研究實際的階級鬥爭。“

①階級和階級鬥爭是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一個基本觀點,在人類歷史進入階級社會和最後消滅階級進入無階級社會這個漫長的歷史過程中,研究社會和改造世界,無論革命和建設,沒有階級與階級鬥爭觀點,是不行的,辦不好事的。問題在“只取了階級鬥爭四個字”

,而且從革命年代到建設時期,終其一生,毛澤東都執著於這四個字,他的偉大功績和晚年悲劇,都同這四個字分不開。

關於階級鬥爭問題,是一個值得深入研究的理論課題。

有一些曾被認為是無可非議或很少懷疑的命題,如“人類社會歷史就是階級鬥爭史”

,“只有農民戰爭才是推動中國歷史前進的動力”

,“階級鬥爭,一些階級勝利了,一些階級消滅了,這就是歷史,這就是幾千年的文明史”

,等等。究竟對不對?

是絕對正確、基本正確還是部分正確,在什麼範圍之內說才正確,甚至並不正確?人類社會及其發展的歷史,就是在階級社會里,內容是無比豐富而且越來越豐富的,包括政治、經濟、軍事、文化、藝術、哲學、科學、技術、宗教、民族,等等,各有其自身特殊的內容和發展的規律,也各有其對歷史發展所起的特殊作用,階級鬥爭決不能將之全部包括或替代。

如自然科學的創造和發展,同激烈的階級鬥爭恐怕基本是成反比的,戰爭年代就嚴重影響自然科學賴以發展的基本條件,經濟、文化、教育的建設和發展,也是如此,它們都有賴於

①《毛澤東農村調查文集》第21—22頁。

316

013毛澤東晚年“左”的錯誤思想初探

社會的穩定。何況有些問題,並不能用階級鬥爭就能完全解釋清楚,如民族、氏族、家族問題,宗教、宗派、教派問題,整個國家利益、國家聯盟利益等問題(包括環境保護、世界和平等)

,就是如此。毛澤東善於抓事物的要害和本質,但是也往往將複雜的事物簡單化,不顧或輕視事物的豐富性、多樣性。我們過去理解的階級鬥爭的理論,主要是侷限在一個階級推翻一個階級,是奪取政權的暴力革命。我們自己經歷的歷史也可得出這樣的結論:階級鬥爭的理論基本上只在革命時期起主導作用,和平時期像我們的社會主義建設時期,雖然在一定範圍內還存在一定程度的階級鬥爭,但決不能靠“階級鬥爭為綱”來發展生產力,來推動社會前進。今後存在的階級鬥爭,是在和平與發展的範圍內,在和平競爭範圍內,在經濟、文化、思想等領域內的階級鬥爭。過去長達20年的“左”

的錯誤理論和實踐,說明毛澤東在階級鬥爭問題的認識上,誇大了革命年代的經驗,也曲解了馬克思、列寧的有關理論或者將它當作了教條。關於階級鬥爭和無產階級專政的思想觀點,在馬恩列的原著中,也並不是前後一致或無可探討之處的。

回顧這20年來發生的事變,理想社會主義理論與“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理論,兩者密不可分。前者是目標,後者是途徑;前者是核心,後者是外殼。兩個理論構成毛澤東晚年錯誤思想的主體內容。圍繞這兩個理論,毛澤東晚年還有其他一系列有關的觀點和思想,可舉出如下各項:1。

關於政治同經濟、精神同物質、革命同生產、上層建築同經濟基礎之間的關係。長期艱苦的物質環境與戰爭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