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部分

,更不會留存於電影史冊之中。這種慘痛的歷史經驗和教訓,值得那些對重複拍片、樂此不疲的電影工作者們深思。

提起“八個樣板戲”,熟悉它們的人,自然會難以忘懷在“文革”後期特定歷史時期所誕生的這一藝術產物。1972年以後,野心勃勃的“文藝旗手”江青為了突出個人成績,又處心積慮的主抓了6個京劇和2個芭蕾舞劇,被人們簡稱為“六京兩舞”。其中藝術成就最高的是京劇《杜鵑山》和芭蕾舞劇《沂蒙頌》。

《龍江頌》本是福建省話劇團於1964年創作的一出5場現代京劇,此劇根據1963年閩南漳州出現千年罕見的大旱,為了積極貫徹龍海縣委封江堵河、攔水澆灌旱田的部署,位於九龍江上游的玉枕大隊,從全域性出發,丟卒保車,發揚捨己為人的共產主義高尚風格,犧牲3000畝高產田,確保了漳州平原10萬畝的田地受到了及時澆灌的真實故事編寫而成。

劇作者江文、陳曙、丁葉、薌人被這一個真實的新聞通訊報道所感動,於是,由江文、陳曙執筆,四人集體編劇,透過深入走訪和調查,憑藉著藝術家的橫溢才情和創作衝動,很快將其搬上了話劇舞臺。1965年,上海市委宣傳部“戲改領導小組”,決定把《龍江頌》改編創作成現代京劇,由上海市新華京劇團集體改編創作,著名京劇演員王少樓扮演男主角鄭強,並於1965年夏秋之季,在上海公開演出,這便是《龍江頌》從最初的話劇脫胎到京劇的雛形。1967年10月,“文革”運動已經一年,第一批“樣板戲”早已敲定,主抓上海文藝宣傳的張春橋,指示上海文化系統的“革委會”,另行組建《龍江頌》劇組,在歷時4年的修改當中,先後參與編劇工作就有王樹元、俞德、劉夢德、宋捷文、李曉民、趙吾國等人,導演為上海歌劇院的李仲林、上海京劇院的孔小石、沈金波等,還有來自上海音樂界、京劇樂隊的精兵強將,共同組合在一起。而原劇中的男主角鄭強早被暗授機宜、挖空心思地“搖身一變”為女主角江水英,分別由李麗芳、張南雲、馬博敏、李炳淑、李元華擔任。幾經演變後的《龍江頌》,最大的改動就是增加了“以階級鬥爭為綱”的成分,把原劇中的燒窯師傅黃國忠,改成了暗藏在龍江大隊的階級敵人。又經過長時間的修改後,1972年3月的“兩報一刊”,公開發表了《龍江頌》1972年1月的演出本,這表明《龍江頌》正式入選“革命樣板戲”之列。隨即,很快由謝鐵驪執導,錢江攝影,李炳淑領銜主演,由北京電影製片廠投入了電影的拍攝,作為第二批“樣板戲”的頭炮出臺,在當年的“5·23”毛主席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紀念日之時,正式在全國公映。京劇藝術影片中的“手捧寶書滿心暖”、“為人類求解放”、“讓革命的紅旗插遍四方”等唱腔,最為人知。

1972年年初,作為第二批“樣板戲”之一而隆重出臺的京劇《紅色娘子軍》,是先後由著名劇作家田漢根據梁信的同名電影文學劇本編寫的臺本和李承祥、蔣祖慧、王希賢等人的同名芭蕾舞劇本改編而成,由中國京劇院演出。

其實,這出戏早在60年代初中期,就已經在舞臺上多次演出,後來,芭蕾舞劇異軍突起,不但給中央芭蕾舞團帶來極大聲望,同時,也讓同名的芭蕾舞劇聲譽鵲起。廣大觀眾對這部反映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海南島瓊崖地區由婦女組成的紅軍隊伍,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同國民黨反動派和當地惡霸地主進行堅決徹底鬥爭的故事,透過1962年獲得《大眾電影》“百花獎”的最佳故事片獎,早已非常熟悉。“文革”開始後,田漢被冠之為“文藝黑線的祖師爺”,慘遭迫害至死,其劇本自然也是被掃地出門,中國京劇院重打旗鼓另敲鑼,以芭蕾舞劇劇本作為主要參照和樣板,再另外組織一幫人馬重新編寫,還有一大批著名的藝術家來從事唱腔設計的重頭戲。但是,萬變不離其宗,基本的主題仍是原來的不變,而且比較保守於芭蕾舞劇的總體創作,使得同名京劇不但沒有新的突破,而且照抄其劇本中的許多舞臺表現動作和情節鋪設,使得這出京劇從一開始就陷入了先天不足、沒有突破和創新的誤區。曾經以主演古裝戲《楊門女將》中的穆桂英而聞名的青年旦角演員楊秋玲扮演女主角吳清華,馮志孝作為老生名角扮演男主角洪常青,另外,李嘉林、王晶華等人扮演其中的主要角色。1970年,經過重新修改的京劇劇本,進入了唱腔設計階段,被臨時“解放”出來的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張君秋、李少春等人,果然不負眾望,以自己多年厚實的藝術功底和造詣,對主要人物的唱腔設計,既有傳統的意蘊,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