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3部分

產物,故只在電視臺匆匆播過之後,便草草收兵,最終這部命運多舛的無辜影片無果而終。

八一廠著名演員楊雅琴曾以她風華正茂的青春時光,在“文革”後期恢復故事片生產之際,相繼主演《偵察兵》、《青春似火》、《第二個春天》,由此而在廣大觀眾心裡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可是,她在重拍片《海鷹》中所扮演以前王曉棠的民兵隊長的角色,到頭來卻是“敗走麥城”,該片反覆折騰,最終下馬,楊雅琴白忙乎了一場,與為之付出過艱苦努力的角色無奈而痛苦地告別。而她後來不幸的婚姻悲劇,使得過早地度過54個春秋,就匆匆地永遠地告別了曾經閃現過短暫輝煌的銀海世界。

《烈火中永生》是根據著名長篇小說《紅巖》改編,可是,當時的1965年影片在開拍之時,該片的編劇夏衍已被打倒,劇本的署名只好更換為“周皓”。根據當時審查要求,該片必須在有限的篇幅,要著力、重點突出女英雄江姐的光輝形象,另兩位主角許雲峰和成崗因同屬男性,只能合二為一,取“許”舍“成”,所以,成崗這一角色的最佳人選王心剛,只得被忍痛割愛。王心剛在影片中扮演的僅是次要配角劉思揚,待到影片完成之後,再幾經修改,王心剛的這一配角,不但沒有“成活”,沒有獨立的戲份,最終而成為沒有任何特點的無名難友之一,在影片中以群眾演員的身份“跑”了一回“龍套”。

1975年公映的《第二個春天》,想必許多觀眾對劇中的男女主角的扮演者於洋和楊雅琴還記憶猶新,殊不知這部影片早在“文革”來臨之時,就已經著手投拍。但由於該片所反映的海軍工地製造“海鷹”號的故事,遭到非議,劇本只得幾易其稿,邊改邊拍。男主角馮濤的扮演者為著名演員趙丹,女主角劉之茵的扮演者為著名演員謝芳。然而,“文革”風暴無情襲來,影片因不合時宜,被勒令迅速下馬。待11年後再重拉旗杆,重新開拍的同名影片,已與原劇本相差明顯,其一稿反覆修改,令編導和主創人員苦不堪言。

1964年,中國影壇真可謂多災多難,珠影廠已成立的根據峻青小說改編的革命鬥爭教育題材的故事片《黨員登記表》攝製組,已確定由上影廠調往珠影的著名女演員黃宛蘇,出演影片中女主角之一黃媽媽。然而,隨著“四清”運動的深入和開展,影片不得不因劇組演員解散下放農村,而宣佈被迫停拍。

1969年,八一電影製片廠把早在1959年就已經完成的《萬水千山》,準備進行重新拍攝。著名“英俊小生”王心剛和張勇手同時被安排到《萬水千山》劇組,分別飾演劇中的教導員和營長的主要角色。攝製組深入當年紅軍長征行程的實地,艱難地進行著拍攝工作,陸續完成了四川雀兒山雪山外景和陝北直羅鎮紅一、二、四方面勝利會師的重場戲。可是,這部影片卻時運不濟,攝製組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已經完成了三分之二的鏡頭,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到頭來卻是被江青在審看樣片的時候,一句話給“槍斃”了!

八一廠的知名女演員黃梅瑩,曾主演過多部影片,但是卻沒有能給廣大觀眾留下深刻記憶。這位時運不佳的女演員年輕時曾在銀幕上留下過的青春倩影,如反映紅顏女子無辜捲入政治鬥爭是非漩渦的《星星欲曉》、揭露林彪“五七一”工程和“九·一三”事件內幕的《瞬間》,都因其題材的敏感性,而無緣同廣大觀眾見面。前者半路封鏡,後者打入冷宮。還有一部描寫一個海外歸來的畫家坎坷命運的《苦戀》,卻又因以沒有正確反映和突出主人公的愛國熱情為結論,在隨後而來的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中,遭到批判禁映。黃梅瑩在這部影片中的女主角綠娘,自然是“養在深閨人不識”,而成為她從影之初的“悲劇三部曲”。隨後,又由於《苦戀》的陰影,本來確定的《人到中年》女主角陸文婷的角色也與之失之交臂。

曾以“悲劇明星”而著稱的著名女演員潘虹,早在80年代中期,被選定出演根據蘇叔陽的長篇小說改編的故事片《故土》中的女主角之一吳珍,但因同名電視劇捷足先登而佔上風,故當時不允許“題材撞車”而只好停機。

另一部未完成的影片,是1976年開拍的根據著名作家浩然的同名小說改編的《西沙兒女》。影片由著名演員朱時茂、李秀明和張連文主演。當該片在海南島拍攝一大半時,正逢粉碎“四人幫”,攝製組接到上級主管部門的通知,告知該片必須經過重新審查,方能繼續拍片,因為是“四人幫”在位時期批准的。攝製組只得奉命解散,隨著揭批“四人幫”罪行的深入和對歷史的深刻反思,《西沙兒女》再也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