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4部分

下社會學在中國的歷史。

解放前,馬克思主義者是不講社會學的。那時有個別馬克思主義者用社會學的名義在大學授課,講的內容實際上是歷史唯物主義的理論。雖然那時馬克思主義者很注重研究社會,但是並不把這種研究稱作社會學。毛澤東就主張對社會進行調查,他自己還親自做農村調查。他所調查的內容主要是經濟,但也不侷限於經濟範圍。

30年代,在國民黨統治地區,陳翰笙也曾指導農村調查。薛暮橋等創辦中國農村經濟研究會,他們調查研究的內容也不侷限於農村經濟,包括一些可以說是社會學方面的內容。為什麼當時馬克思主義者不承認社會學呢?

這是因為,那時從西方傳入中國的社會學,總的說來,是在保持原有社會制度的前提下,研究如何解決社會問題,如何穩定社會秩序。當時中國的社會學者看到中國貧窮、落後的現象,看到種種社會問題,也在考慮中國怎樣才能發展、進步,但是他們的研究沒有得出要從根本上改造舊的社會制度這種結論。他們是在舊的社會制度範圍內考慮問題的。而馬克思主義者研究中國社會的結論則是:中國的各種社會問題,中國貧窮落後的狀態,大小城市有許多娼妓,

492

274胡繩文集

農村裡處處有土匪,諸如此類的社會問題,在根本上都是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制度產生的。所以要消除這些現象,解決這些問題,必須透過革命,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從根本上改造社會制度。馬克思主義開始傳入中國時,在胡適和李大釗之間發生了“問題”和“主義”之爭,爭論的實質也就在這裡。

30年代,農村經濟研究會的雜誌批評晏陽初先生,也是這個性質。當然我們應該承認,晏陽初先生當時也是真心實意地考慮中國農村怎麼發展的問題,做了不少工作。但是,他的主導思想和一切努力都是在不觸動土地關係的範圍內試圖改造農村。馬克思主義者認為,那是不可能為中國農村找到出路的。馬克思主義者當時的任務是論證革命的必要性,並探索革命的道路,也就不能不否定各種以為無需經過革命就能解決各種社會問題,使中國社會穩步前進的觀點,當然也就不能承認這樣的社會學。

當時許多社會學家的這種觀點,主要是受他們所受的教育和社會地位的限制,而不是存心要去維護那個舊的腐敗的社會制度,至少不是每個人都是如此。到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和民主運動時期,不少進行社會學研究的朋友與馬克思主義者建立了友誼。

全國大陸解放後,形勢發生了根本變化。

特別在1956年社會主義改造完成以後,我們面臨的主要任務不再是進行社會制度的革命了。主要任務已經從破壞舊世界轉到建設新世界。隨著這個轉變,社會科學研究的方針、內容也需要有個轉變。但在長時期同,我們沒有能很好地實行這個轉變。大家都承認在社會主義建設中需要馬克思主義指導,需要社會

493

胡繩文集374

科學這個武器。但由於種種原因,社會科學的一些重要學科沒有受到重視。比如社會學、政治學、法學,經過1952年大學的院系“調整”以後,實際上就都被取消了。

1954年我參加籌備出版幾種學術刊物,當時只出版了《經濟研究》、《哲學研究》、《歷史研究》三種雜誌,別的就沒有再去管。這一情況的發生除了受蘇聯的影響外,還有我們長期進行革命鬥爭遺留下來的觀念的影響。

對於這種影響,就社會學來說,這裡我想說以下幾點:第一,以為有了歷史唯物主義就不需要社會學。至少有些同志是這樣想,但這顯然是不對的。歷史唯物主義是關於社會歷史的基本理論、基本觀點。可以用歷史唯物主義指導研究法學,研究社會學,研究政治學,研究歷史,而它本身不能代替各個具體學科。正如自然辯證法可以指導物理學研究,但不能說自然辯證法就是物理學,有了自然辯證法就可以不要物理學。

第二,以為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就一切社會問題都解決了。在革命時代,提出只有推翻三座大山,才能從根本上解決社會問題,才能使社會進步和發展,這是不錯的。但是推翻了舊的社會制度,建立起社會主義的社會制度之後,並不是一切社會問題就都自然解決了,社會就自發地前進了。透過這三十多年的經驗,大家對此都有了深切的體會。

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為社會的順利發展奠定了可靠的基礎,提供瞭解決各種社會問題的前提條件。在舊的社